沙陀
贞观二十二年(648),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被乙毗射匮可汗驱逐,由邪逻斯川(今新疆塔城一带)率领处月、处密、葛逻禄等部东投唐朝,唐朝将他们安置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一带,并在处月部落游牧之地设立沙陀州和金满州,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金满州即在金满城附近,沙陀州必然与金满州相邻。有人说“沙陀”是沙漠之意,因其游牧之地有大沙漠而得名。这种观点值得怀疑,因为游牧民族需要水草丰美的草场,不可能在大沙漠中生活。我们认为,沙陀应是Sardat的音译,意为“商人”;或为Sogdak的译音,意为“粟特人”。沙陀突厥应是投归突厥,自成部落,由经商而改营游牧的粟特人部落。沙陀首领李克用的长相为高鼻、深目、多须髯,完全是粟特人的形象,即是明证。东突厥汗国多有粟特商人为首领的安姓、康姓部落,则西突厥处月部落中有粟特胡人,并不奇怪。唐朝前期,因为沙陀与一些西突厥合为一个部落,号称处月,是西突厥左厢五咄陆中的一部,故而往往称他们为沙陀突厥。唐朝后期,沙陀单独东迁至陕西和山西的北部,人口滋多,势力壮大,于是形成为一个民族,称为沙陀族,其首领李克用甚至后来建立了后唐政权,统治了内地广大的疆域。其后又有石敬瑭建立后晋王朝。宋元之后,其族逐渐融合于北方的汉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