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东迁甘肃和青海
1936-1939年,哈萨克族一批批被迫离开新疆,东迁甘肃和青海,其原因有:(1)为了反抗盛世才军阀政府的压迫和剥削,如:哈萨克族经常为了寻找新牧场而迁徙,盛世才政府严禁迁徙;盛世才不断借“阴谋暴动案”,杀害哈萨克族进步民主人士和首领;盛世才政府增加畜牧税、强迫哈萨克族献马、交枪。(2)哈萨克族首领和头目在内部争斗中失败,率部迁徙。(3)旧牧场不够用,需要寻找新牧场。东迁的哈萨克族主要集中在1936年、1937年、1939年,其中1936年一批,共计113户,565人。1937年七批,共计682户,3460人。1939年九批,共计1531户,6572人。总计2326户,10597人。另据实际调查,应为三千多户,2万多人。这次东迁的哈萨克族人,分别居住于甘肃的张掖、酒泉、敦煌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后因不甘忍受军阀马步芳的屠杀和掠夺,又有少部分南迁西藏和印度。
上一篇:新疆的俄罗斯族东正教堂
下一篇:新疆建省后哈萨克地区的统治机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