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条例
英国政府在17世纪后颁布的有关奖励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法令的总称,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它在英国革命期间,夺去北海及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垄断了英国对海外殖民地的贸易。1650年,英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国的殖民地进行贸易。1651年又规定,进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生产国船只运送,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运送。旨在打击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荷兰,因而引起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其后,英政府陆续颁布1660、1663、1672、1692年法令,垄断海上和殖民地贸易。禁止殖民地发展工业英国在1665年爆发的第二次英荷战争失败后,条例稍放宽。由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遂于1849年废除该条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