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
英国的加尔文教。16世纪60年代,欧洲大陆的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国教会里的改革派要求以它为榜样,彻底清除天主教的残余,“纯洁”教会,建立一个廉洁民主的教会组织,故称“清教”。清教的教义是主张废除偶像崇拜,简化礼拜仪式;废除主教制和等级制,反对主教干预个人同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反对国王为教会首脑;主张信仰自由,让个人直接地阅读《圣经》,领悟上帝的“启示”:反对教会勒索和高级僧侣的奢华糜烂生活,提倡勤俭,相信只要个人拚命地干,就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而能够得救;各教会团体的神甫由教徒选举。清教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实质上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的曲折反映。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清教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动员、组织占清教徒多数的工人、平民和农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面旗帜。故清教运动实际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声,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亦被称之为“清教徒革命”。同时,清教内部也分化为温和派和激进派。前者又称“长老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主张由长老来管理教会,承认政教合一,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者又称“独立派”,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主张每个教会团体自主自立,政教分离,实行共和政体。这两派在后来的革命中,都执掌过政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