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三册 作者:彭怀仁 朝代:1994-11-01 专题:书籍

【方源】《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功用】①《注解伤寒论》:散热厚肠。②《中医方剂学》: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痢。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便下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及噤口痢。现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性肝脓肿。

①《伤寒论》:热利下重,欲饮水者。②《金鉴》:厥阴下利,属于热者,下重,便脓血。③《伤寒今释》引《类聚方广义》:眼目郁热,赤肿阵痛,风泪不止。④《温病条辨》:噤口痢,热气上冲,肠中逆阻似闭,腹痛在下尤甚。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阿米巴性肝脓肿。

【宜忌】《千金翼》:忌肉、冷水。

【方论选录】①《伤寒来苏集》:四味皆苦寒除湿胜热之品也。白头翁临风偏静,长于驱风,盖脏腑之火,静则治,动则病,动则生风,风生热也。故取其静以镇之,秦皮木小而高,得清阳之气,佐白头翁以升阳,协连、柏而清火,此热利下重之宣剂。②《医方集解》: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利而厚肠,取其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③《金鉴》:厥阴下利,属于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谷;属于热者,消渴下利,下利便脓血也。此热利下重,乃火郁湿蒸,秽气奔逼广肠,魄门重滞而难出,即《内经》所云:暴注下迫者是也。君白头翁,寒而苦辛;臣秦皮,寒而苦涩,寒能胜热,苦能燥湿,辛以散火之郁,涩以收下重之利也;佐黄连清上焦之火,则渴可止;使黄柏泻下焦之热,则利自除也。

【临证举例】①急性菌痢 《新中医药》(1957;9∶7):用白头翁汤治疗急性菌痢40例,痊愈37例,占92.5%,平均退热天数为1.5天,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为5.5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为5.8天,大便细菌培养转阴为4.3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②阿米巴痢疾 《千家妙方》:用本方煎服,每日一剂,治疗14例阿米巴痢疾,10例完全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连查大便2~3次,未再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4例好转(症状减轻,查大便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仍为阳性)。③急性结膜炎 《新中医》(1973;4∶23):陈某,男,11岁。眼睑肿胀,目睛赤痛,眵泪多。西医诊为急性结膜炎。曾用中西药治疗未效,病已10多天,眼睑高度红肿,形如荔枝,球结膜极度充血,视物模糊,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赤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肺之火俱盛,予白头翁30克,黄连5克,黄柏6克,秦皮10克以泻火解毒,服三剂,肿痛随即消除而愈。

【现代研究】抗菌作用 《四川中医》(1986;8∶4):用打孔法进行抗菌试验,本方中的各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均有抗菌作用。其中以黄连、秦皮抗菌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方中如增大黄连用量,抑菌效力明显增大。白头翁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因而认为治疗阿米巴痢疾应加大白头翁的用量,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备考】《伤寒今释》引《类聚方广义》本方用法:治目赤肿痛,为洗蒸剂亦效。

上一篇:白头翁丸 下一篇:白头翁汤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