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五溪”的苗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5:1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苗族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它由六支竹管组成,大的长达一两丈,小的只有八九寸。苗族的芦笙舞蜚声国内外。
苗族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河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聚居区,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海南省有小聚居区。由于苗族人依山傍水为家,因而居住区大多适宜农作物和经济林生长,并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过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苗族人大多信奉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苗族的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小伙子和姑娘通过“游方”、“坐妹”、“会姑娘”、“跳花”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双方如有意,互赠礼品作为定情信物,然后恋爱成婚。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大量优美的诗歌和传说故事流传至今。“飞歌”(即高声喝歌)享有盛名,常为二人或四人齐唱,热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苗族乐器以芦笙、木鼓、皮鼓、铜鼓最负盛名。挑花、刺绣、织锦、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瑰丽多彩。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过去没有统一的文字,1956年创制了拼音文字。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