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高祖李渊真的有三个乳房吗?李渊为什么长有3个乳房?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0 17:33:4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古代史官美化帝王时,拿手的绝活儿一般有两招儿:一是出生时让产床周围出现异象吉照,如祥云、盘龙、神仙、紫烟等;二是生下的孩子与众不同,如眼长双瞳、两手过膝、耳垂过肩、长个紫痣,也有个子特别高的等等。然而,拿男人乳头说事儿的,似乎罕见。
历史上唐高祖李渊真的有三个乳房吗
宋朝的一群史官就喜欢在男人的乳头上作文章,他们前仆后继地为唐高祖李渊做植乳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宋朝时编撰的《新唐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三部书都有李渊“体有三乳”的文字记载。《太平御览》称“高祖生长安,紫气冲庭,神光照室,体有三乳,左腋下有紫志如龙”。紧跟着炒作的是《册府元龟》,其中记载唐高祖“体有三乳,左腋下有紫志如龙”。步其后尘的则是《新唐书》,称“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这几部史书都让唐高祖李渊多于常人一个乳头,让人搞不清这是组团忽悠,还是真实的历史。
《太平御览》是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诣编纂的一部史书,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成于八年(983),采以群书类集之,初名《太平总类》,宋太宗按日阅览,便改题此名。值得注意的是,这本史书在转载有关唐高祖的内容时,特别加了“唐书曰”三个字,此时欧阳修主撰的《新唐书》尚未问世,可见《太平御览》所特指的是刘昫、张昭远所撰《旧唐书》。
《旧唐书》记载高祖相貌时说:“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累转谯、陇、岐三州刺史。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高祖颇以自负”。不难看出,这段文字对李渊究竟长几个乳头,只字未提。
《旧唐书》成书时,距唐朝灭亡仅三十多年,没有记载李渊的三乳奇相,说明李渊和常人一样,就是两个乳。对比这两本史书的风格可以发现,《旧唐书》平实,而《太平御览》节外生枝地增加上了李渊出生时的异象吉照,并首次提出了“体有三乳”一事。可见,李昉等人在李渊的乳头问题上,是做了手脚的。他为什么非要这样做?这需要从《宋史李昉传》中找答案。
李昉(925-996) 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宋代著名学者,是宋太宗时期的平章事。其传记中记载的一个事值得关注:“会边警益急,诏文武群臣各进策备御,昉又引汉、唐故事,深以屈己修好、弭兵息民为言,时论称之”。从这段文字判断这个人,他不但是大唐的崇拜者,而且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人。而他牵头主撰《太平御览》,正迎合了宋太宗爱听故事的业余爱好。由此看出,他在本无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添油加醋地使用道听途说的东西臆造高祖三乳,目的有两个:美化唐高祖,迎合宋太宗。
李渊为什么长有3个乳房?
为什么说高祖“体有三乳”是李昉的溢美之词呢?作为著名的学者,李昉应该看过《史记》,其中记载了一个比高祖更猛一个男人--周文王。《史记》曰:“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这里写周文王有四个乳,并非指他是一个畸形儿,而是利用了古人对乳房的崇拜,借以赞美文王。在古人的眼里,乳房是哺育后代的重要阵地,有“布恩四方,孳育天下,大仁之兆”。李昉从这里得到启示,如果让高祖多长一个乳,就能有力佐证《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宽仁容众”之说,在这种情况下,李昉毫不犹豫地为唐高祖做了一次美胸术,让唐高祖李渊在两乳的基础上,多于常人一乳。
后来,对高祖“体有三乳”之事跟潮炒作的是《册府元龟》,这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宋真宗赵恒景德于二年(1005)命王钦若等十八人一同编修,主要记载历代君臣事迹。这本史书编撰过程中,参考以前出版的《太平御览》是不能排除的,所以此书出现高祖三乳并不偶然。另外,王钦若之所以热衷吹捧唐高祖,还别有一番心事在心头。
《宋史》中记载,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为人奸邪险伪,善迎合帝意,是当时共认的五鬼之一。王钦若向别人吹嘘自己的经历时说:“少时过圃田,夜起视天中,赤文成‘紫微’字。后使蜀,至褒城道中,遇异人,告以他日位至宰相。既去,视其刺字,则唐相裴度也。”这说明王钦若不但是一个喜欢装神弄鬼的人,而且也是一个自比唐相的大唐崇拜者。同时,他状貌短小,项有附疣,时人称他为“瘿相”。瘿是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局部细胞增生,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王钦若是不是把自己身上长的猴子搬到了崇拜的高祖胸部,借以暗示自己的才能,也有可能。不过,王钦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高祖三乳的炒作者。
欧阳修、宋祁主撰的《新唐书》之所以也跟着说唐高祖“体有三乳”,来源有三:一是北宋四大部书中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两部书都已经记载了唐高祖“体有三乳”,欧阳修、宋祁编撰《新唐书》收集素材时,顺手牵羊使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让李渊多了一个乳。二是《新唐书》虽然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比《旧唐书》完整严谨,但它的取材范围很广,其中就有杂史、笔记、小说等,把杂史、小说等写入史书中,难免出现以讹传讹的问题。欧阳修等从杂记、野史中获取的三乳素材后,直接植入了史书。三是欧阳修之流也是大唐的崇拜者,他们从古代史书关于多乳吉祥的记载中得到启发,直接对大唐基业的开拓者李渊多植了一个乳。
通常意义上,一般的纯爷儿是一人两乳,多长一个就是畸形。正常男人身上的这一对儿小东西,往大的说,充其量称之为身体的附件,它除了标志人类进化外,似乎再也没有特别的功能,拿男人干瘪的乳头说事儿,应该受到人们的鄙视。可宋代的史官受先民遗风的影响,拿乳头对李渊进行一下包装,暗示一下他们对大唐的崇拜,这也是值得理解的。不过,古代史书中对帝王的吹嘘之辞,很多地方是绝对不能全信的。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