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唐朝李渊到底是鲜卑族还是汉族人?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0 17:08:4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要知晓大唐帝国自何而来,就要先看一份神秘的个人档案。

<a href=/renwu/LiYu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李渊</a>到底是汉人,还是鲜卑人?他得大唐天下为何容易的令人发指?

大唐首任皇帝李渊个人档案:

姓名:李渊

出生: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

籍贯:陕西长安

属相:

卒年: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享年70岁

特长: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擅于结交各类人物

社会关系:

父亲:李昞

母亲:独孤氏

妻子:窦氏

儿子:22子

女儿:19女

心路历程

0岁: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祖父李因为军功被封为八大上柱国,并改名为大野虎,所以李渊又叫大野渊。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应该叫大野世民……

7岁:承袭唐国公之位

18岁:娶妻窦氏,被妻子发现他有仨乳头

48岁:召亲信大臣密谋夺取天下

49岁:出任太原道安抚总管

52岁:出任太原留守

52岁:率3万军队誓师于太原,向关中进发

52岁:迎隋炀帝之子,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李渊出任大丞相

53岁:杨侑哭着喊着要把天下送给李渊,李渊坚决拒绝,多次拒绝未果后,被迫接受天下

53岁:建大唐天下

53岁:消灭河西凉州李轨伪政权

54岁:消灭刘武周伪政权,名将尉迟恭请降

54岁:打掉刘文静反皇帝集团,拨正了航向

55岁:消灭王世充伪政权,消灭窦建德伪政权

56岁:消灭刘黑挞土匪武装

62岁:二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哥哥李建成,宰弟弟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休

71岁,以退休老干部身份,卒。

李渊到底是汉人,还是鲜卑人?他得大唐天下为何容易的令人发指?

如果仔细推敲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在李渊的个人简历中,充满了不可解释的疑惑。

头一桩:李渊到底是什么人?是汉人?是鲜卑人?还是原始人?

李渊一家是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汉人的,可这家人实在是有点靠不住。在北周帝国时代,他们家就信誓旦旦的声称自己是鲜卑人,所以才会封为八大上柱国之一。现在是大唐时代了,以汉民族为主了,他们又声称自己是汉人。感情这家人就是棵墙头草,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扎堆,这怎么行?

然则这家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他们一家人,百分百是来自于荒原上的少数民族。

现在来说李渊的第二个身世之谜:

从李渊的个人简历上来看,他是在52岁的时候举旗闹事,当年进入长安,拿下整个天下。那么这事就奇怪了,我们知道隋唐时代,是英雄四起的时候,尤其是瓦岗寨的英雄人物,简直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怎么这么多的英雄人物,就坐地上看着李渊夺取天下,居然连吭都不吭一声呢?

容易,太容易。李渊这个天下来得,容易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王,要夺取天下,莫不是付出了巨惨烈的牺牲。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动辙让楚霸王项羽追得屁滚尿流,连老婆都让人家捉到战俘营里去了。再说三国时代的刘备,就为了躲进四川那么个小地方称孤道寡,活得就甭提多么凄惨了……何以他李渊就这么顺风顺水?

元芳,你说呢?

上一篇:淫乱皇后竟然逼幸自己的小叔子 下一篇:揭秘唐高祖李渊夺得帝位 李渊如何称帝建唐? 声明:唐朝李渊到底是鲜卑族还是汉族人?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