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每月过节的仫佬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5:3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仫佬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又叫小儿节),各村寨都要举行祭祀;四月初八节,这天要让辛劳一年的耕牛休息;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抬纸船巡行田间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后生节,青年男女开展“走坡”社交活动。尤其是每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的“依饭节”更是热闹。依饭节在每年立冬以后的“吉日”,仫佬族山寨从清晨开始便鼓声咚咚,歌声不断。人们抬着到祠庙中祭祖,祈求人畜平安。白天看耍狮舞,晚上燃起火把看戏。

仫佬族

仫佬族90%左右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宜山、柳城等20多个县、市。仫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大多数人兼通汉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服装爱用青色。妇女在清代时穿筒裙,现在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戴耳环、手镯、戒指。男子穿对襟衣服。饮食以稻米、玉米、薯类为主,喜吃辣椒和糯米饭,忌食肉。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屋内有烧煤的地炉。

仫佬人善唱山歌。“走坡”不仅是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也是谈情说爱的方式。过去,女方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直到生育后才到夫家居住。

上一篇:蜡染技艺娴熟的瑶族 下一篇:擅长竹编和雕刻的毛南族 声明:每月过节的仫佬族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