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住在大山林中的鄂温克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4:0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沉寂的牧村,静谧的夜晚,一个姑娘悄悄地溜出蒙古包,来到已等候多时的小伙子跟前,双双飞身上,来到男方预先搭好的窝棚里,由等在那里的老婆婆把姑娘的八根小辫改梳成两根小辫就算合法成亲了。这时,男方要派两个人到女方家中,“苦劝”姑娘的父母,征得同意后便可以正式举行婚礼了。在陈巴尔旗的鄂温克人中,至今仍保留着这种逃婚形式的自由婚。

“鄂温克”是通古斯语,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七个旗和黑江省的讷河县,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族杂居。由于聚居地的不同,他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也各不相同。

鄂温克族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由三五户或几十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组成游牧小集团“尼莫尔”,住蒙古包,逐水草而居。男孩从童年开始就帮助父母照管犊,学习骑马,女孩要学会挤牛奶。每年的5月下旬过“米阔勒”节时,人们穿上艳丽的服装,汇集在一起,阉割牲畜,烙印记。姑娘们欢舞,小伙子们套马、驯马。每座蒙古包里都准备了酒肉,等候客人们挨家去吃。

聚居在布特哈旗、阿荣旗等地的鄂温克族主要经营农业和狩猎,也从事伐木、制作大车轮等生活动。

聚居在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族以狩猎为生。他们驯养鹿,用驯鹿驮运猎获物及搬家,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猎人身体健壮,擅长骑马、滑雪,熟悉野兽的生活习性,个个都是神枪手。出外打猎,往往几个人结伴而行。猎民们在森林仓库中贮存物品从不上锁,其他猎人可以随时取用,事后则自动归还。

鄂温克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多数信仰萨满教,实行严格的族外婚。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鄂温克人都过上了定居生活。

上一篇:嫩江养育的达斡尔族 下一篇:兴安岭上的猎户鄂伦春族 声明:住在大山林中的鄂温克族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