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财神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3:04:2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人们追求、向往美满富裕的生活,而这种好日子在许多人看来,是与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寡直接相关。于是,崇奉财神,希冀财神保佑自己发财,成为人们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和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迎财神”、“祭财神”等重要民俗活动中。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全民节日。其中除夕又是春节中最热闹的一天。除夕之夜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即迎财神。人们吃罢饺子(又称“扁食”,有些地方还称做“财神爷给的元宝”),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送财神”的,其实是叫买印制粗糙财神爷像的小贩。这种活计是一些贫寒子弟,特别是穷孩子的临时生意。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爷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客气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的人家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之夜,有时可接十余张。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到了初二,还要祭财神。即把除夕接来的财神像纸马,集体祭祀一番,然后焚化。祭品多用活鲤鱼和羊肉,取“鱼”、“羊”之合乃为“鲜”意,以表示新财神降临,今年发新财。年饭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特别是这一天广安门外财神庙开庙,届时人山人海,趋者蚁集,香火繁盛。庙中有许多纸制元宝,买几个元宝带回,说是向财神爷“借”到了元宝,今年准会大发利市。庙旁的一些元宝摊子,有的只做一天生意,即可维持一家人大半年的生活。因为“借”宝者不惜重价,利市三倍。更有用金纸做成驮聚宝盆的金马驹者,价格奇昂;但决不愁卖不出去,迷信“金马驮聚四方财”者,大有人在,舍得用重金“借”走。
翻翻财神纸马,品种颇多,大致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类。
民间年画中,有一类文财神题材。画中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文财神的打扮与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区别是: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有一种面目严肃,脸庞清癯,据说这就是比干。
比干成为财神,并非本人是个头号财主。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曾化装成老翁)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爱戴、称赞。当时,在比干手下作买卖者,都没有心眼儿,大家公平交易,谁也不会坑骗谁。自古道:“无商不奸!”把比干这位头号童叟无欺的正派君子,当作财神,当然是人人敬服的了。
另一位文财神,倒是个曾经从商,发了大财的大富商,他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传说他浮海到了齐国,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因他是在功名利禄场中“翻过筋斗过来的”,所以他三次发财,三次都把所得钱财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把“金钱”二字看得很淡薄。最后他积了一笔大财,在陶邑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还有一种说法,他为改换名姓,想到自己是逃出来的,故改姓“陶”(逃);自己曾任高官,常穿红袍,故名“朱”,位在公爵,故叫做“陶朱公”。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故其成为文财神,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在所有武财神爷中,以赵公明(赵公元帅)名气最盛。
赵公明为道教神明,是个虚构人物。道教说他姓赵名朗,宇公明。与钟馗是老乡,陕西终南山人氏。秦朝时,避世山中,虔诚修炼。以后汉代的张天师收他为徒,命他骑黑虎,守护丹炉。赵公明吃了师父赠送的仙丹,遂变化无穷。天师又命其守护玄坛——道教斋坛。天帝封他为“正一玄坛赵元帅”,故世称其为“赵玄坛”、“黑虎玄坛”。
在元末明初,赵公明的形象被描绘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黑多须,胯下一只黑虎。这正是民间所祀武财神赵公帅的典型图像。世人买卖求财者,“可以对神(赵公明)祷,无不如意”。
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黑面浓须,顶盔披甲,持宝擎鞭。但不跨虎,以区别作为四大天将之一的赵公明。赵公明画像周围,常画有招财童子、聚宝盆、大元宝和珍珠、珊瑚之类,以显示财源茂盛。
因传说赵公明曾做鬼帅,有除瘟去疟、消病禳灾的能耐,所以过去农村在猪栏门上,常贴有一种叫“打猪鬼”的栏门画,上面画有一对蓝面赤须、手执双剑的赵公明,用以保护家畜的平安。
-
-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 尽管前几天,笔者发文点评了“因一位御史老婆捉奸行为而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认同“蝴蝶效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
-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