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庙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27 18:33: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梁山北面有座小安山,山不大却有名,原因是有座甘罗庙。
甘罗庙
甘罗活着和刚死的时候,并没有人给他修庙,他太小了,不值得拿庙供。后来怎么有庙了呢?传说是这样的。
安山东南二百里有座城叫济宁城。济宁城有位读书人名李洪。李洪才学出众,为人梗直,得罪了州官,吃了两年冤枉官司。他便立誓日后若能得志,便扫清济宁州的赃官。这年大考,李洪进京求官,夜里住在了小安山一家旅馆中。因赶路劳累,躺下不大会便呼呼入睡。忽听得有人叫门,读书人讲礼貌,便起来开门,进来的却是个梳双髻的小男孩,不过十一二岁,满脸调皮相。李洪间:“你找谁?”小孩说:“就找你。”李洪说:“我不认识你呀。”小孩说:“我认识你。”李洪无奈,只得让他坐下。他也不客气,坐下就乱翻书。
桌上有一卷是书生写的文章,那小孩子也拿来随手乱翻。李洪心有不悦,又不好发作,正想请小孩出去,小孩却要茶喝。李洪把茶递给他,他却一下子就泼在稿卷上了,急得李洪直跺脚。小孩却笑嘻嘻地说:“一本破书稿,湿了就湿了吧,有啥要紧的?”李洪都快急哭了,说:“那是我几年的心血,这次赶考全指望它呢。”小孩说:“我看不一定中用。我这里有一本旧书,你瞧瞧咋样?”李洪伸手要接,小孩又把手缩回去,问:“你要是考中状元,想办哪些事?”李洪是个认真的人,虽然和小孩说话,也有啥说啥:“我要考上状元,定杀济宁城的贪官。”小孩又说:“那对我呢?”李洪说:“你要啥?”小孩说:“我要庙。”李洪没仔细想他的意思,也答应了。等接过书一看,上面全是锦绣文章,一篇比一篇好,直看得李洪如痴如醉。不觉天亮了,窗外传来一声鸡叫,书和小孩全不见了,李洪人还躺在床上,原来是一场梦。但一看桌上,自己的书稿还真湿了,而且所读的文章句句在心。李洪打听了一下,原来这里经常有甘罗显灵的事。当下便知,肯定也是甘罗相助来了。于是心中默默记住此处,准备将来塑神盖庙。
李洪进了考场,三个考题竟是梦中所见,自然不用大费神,直把那三篇文章写出来即可。张榜之日,果然中了头名状元。李洪在京夸罢三日官,就回乡祭祖修坟。路经小安山,招来许多工匠,亲自绘制图纸,要为甘罗修一座大庙。正准备动工,忽有位道人求见,说是来献图纸的。李洪打开一看,小庙小神门更小,而且庙门歪斜,偏向东南。
李洪说:“这庙不好看。”道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不在大,心到神知。这庙就得这个盖法。门朝南,正对济宁城。修庙要用钓鱼台上的石头,不多不少一万九十九块。要用钓鱼台下的砖头,也不多不少一万九十九。庙盖好后,庙门只能每年的十月初一关一天,平时不能关阖。切记,切记。”说完,老道不见了。李洪知道又是甘罗显灵,只好依图办事。庙盖完后,香火兴盛,有求必应。每到十月初一关庙的这天,济宁城晴好无事,便是没有赃官;若阴雨连绵,鱼臭虾臭,便是有赃官,朝廷就派人下来捉拿。
这样太平无事地过了许多年代,后来机关让一个南蛮子识破。南蛮子得了州官的钱,就让他去摘甘罗庙的门板。门板一摘,什么味也没有了,朝廷也不知情况了。老百姓也不知其中的奥妙,从此,甘罗庙的门——没板,就成了歇后语。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