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4 23:37:5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清朝年间,苏州府有位姓杨的富家公子,年已三十多岁,仍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
有一次,这个杨公子为了嫖妓,偷着拿了家里一千两银子,被父亲发觉后挨了一顿责骂。他本来就身体虚弱,精神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一开始像是伤寒,后来渐渐的神智昏迷,卧床不起。
其父请来一位医生,诊视之后,认为是纯虚之证,只有大补一法,每日用人参三钱。
谁知愈补痰火愈结,最后竟身僵如尸,皮下还大大小小地生出了上千个痰核。家里人都以为他不行了,已开始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
这时,有一位邻居对其父说:“叶天士是当今名医,他的住处离这儿也不远,何不请他来看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其父一听,心想也对,反正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于是立即派人去请。
叶天士诊视之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那些围在四周的亲属们都吃了一惊,顿时止住哭声,朝他观望。
叶天士说道:“你们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都以为病人无救了是不是?你们拿来大板,重打他几十下,他都死不了。”
其父一听叶天士出言不逊,大不以为然,当即对他说:“我这个儿子自得病后,光吃人参就花了一千两银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就再拿出一千两银子作酬谢。”
叶天士摇摇头,说道:“这样一大笔银子,能让别人动心,对我却动不了心。再说,我自从行医以来,还没有收受过这么丰厚的诊金,咱们还是先治病人要紧。”说罢,便开了一张方子,上面都是些清火安神之类的普通药。然后,又留下些自带的药末,叫病人一起服用。
病人服药之后,三天就能讲话了,五天便坐了起来,一个月便行动自如了。
此时,正值杨家花园里的牡丹花盛开,全家人会同亲友饮酒赏花,以庆贺公子病体的康复。叶天士此时刚好出诊路过此处,顺便来看看杨公子病体恢复得如何,大家便邀其入席,少不了一番感谢之辞。
叶天士杯酒下肚后,对其父说道:“令郎服了一千两银子的人参差点儿送了命,吃了我带的那种药末转危为安,少说也得把药的本钱还给我吧!”
其父连忙点头称是,说道:“那天一时疏忽,未能付给药金,这当然是少不了的,还请先生说个数目。”
叶天士回答道:“治病人参,价值千两,去病药末,自当倍之,不多不少,两千两银子!”
其父一听,顿时面露难色。在座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莱菔子
叶天士突然又放声大笑起来,说道:“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就以实相告吧,那药末是我花八文钱买来的萝卜籽(中药名‘莱菔子’)研成的。”大家这才知道叶先生方才是故意开的玩笑,便也一齐大笑起来。
中药-莱菔子
为萝卜的种子。全国各地均产。初夏采收成熟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 辛、甘,平。 归脾、胃、肺经。
【功 效】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应 用】 用于治疗食积气滞、咳喘痰多、胸闷食少等。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