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和韦丛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10 12:20:5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元稹和韦丛的故事
在历史上,元稹是写诗给妻子最多的人。他的一生写了很多关于自己妻子的诗,仅流传下来的就有着三十多首,而在这些诗之中写给他的妻子韦丛的就有着十六首。由此可见元稹对于韦丛的深厚情感。也正是因为在元稹写给妻子的诗中,给韦丛写的最多,所以人们对于元稹韦丛的故事也是有了极大的兴趣。
元稹韦丛画像
元稹的家族在隋朝的时候是名门望族,但是在后期逐渐衰弱,到了唐朝的时候,已经没落了。而元稹就是生于这个时候。虽然家族没落,但是底蕴却还是存在。从小元稹就接受着大家少爷一样的教育,因此成为了一个富有学识的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元稹来到了长安,之后认识了京兆伊韦夏卿的女儿韦丛。在元稹的心中,韦丛是一个很好的婚姻对象,因为韦丛不管是身世背景,样貌品行都是很好的,无论是作为妻子,还是对他将来的仕途都有着很大帮助的。于是元稹对韦丛展开了追求。而韦丛对于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年轻男子也是有着很大的好感。渐渐的将自己的一颗心放在了元稹的身上。
而韦丛的父亲也相信元稹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将来一定会大展拳脚,于是便将自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了他。在婚后韦丛就跟随着元稹过起了清贫的生活,无怨无悔,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让元稹有后顾之忧,专心的读书。从元稹韦丛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韦丛的知书达理,端庄贤惠。因此再后来的时候,元稹总会不由想起自己的结发妻子韦丛。
为了纪念自己的结发妻子,元稹写下了很多的诗句,让后世的人们记住了这对恩爱夫妻,这就是关于元稹韦丛爱情故事。
元稹何许人也?
元稹(公元779年至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诗辞言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
- 完璧归赵
-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