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俗称“虻”或“瞎虻”,属世界性分布,已知有3500多种。中国有记录的已超过210多种,共9属,其中以斑虻属(Chrysops)、麻虻属(Haematopota)、瘤虻属(Hybomitra)、黄虻属(Atylotus)、虻属(Tabanus)为常见而重要的吸血虻。虻大如蝇,体长6~30mm,刚毛甚少。头大,复眼甚大,常有灿烂闪光。雌虻两眼为额带所分离,雄虻两眼几乎相接。触角多为3节,第三节有3~7个环节。雌虻口器为刺舐式,雄虻口器退化。胸部颇长而粗。翅一对,透明或具色斑。腿短粗或多毛,末端有爪垫各一对,爪间突一个。腹部扁宽,背面可见7节,第八~十一节变为生殖器。腹部的颜色和纹理是种的鉴别特征之一(图6-38)。

成虫背面

幼虫侧面

图6-38 虻生活史各期形态(仿裘明华)

虻的生活史为完全变态型。雌虻产卵于沼泽、稻田、塘边的草叶或小枝上。卵呈纺缍形或圆筒状,聚集成堆(由3~4层卵组成)。卵期约1周。孵出的幼虫无足,圆柱形,两端锥状。头小而尖,能缩入前胸节内。腹部的1~7节上有2~4对圆形的伪足,可助运动,第8节后端尾部具长呼吸管,顶端有气门。幼虫约有6~10个龄期。成熟幼虫移往较干燥土壤内化蛹,蛹期一般1~2周。蛹有头、胸、腹部,雄虻不吸血,雌虻刺吸牛、等牲畜血,有时吸龟、血,有时吸人血。

虻类口器粗大,刺吸人时十分疼痛,有时引起荨麻疹样皮疹。非洲有两种斑虻是罗阿丝虫的传播媒介。虻可机械性传播牲畜锥虫病。有一种斑虻可机械性传播野热。虻属有些种类可传播炭疽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