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会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址。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红旗路80号。1935年 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城。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红军长征奠定了胜利的基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址原系黔军二十五军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大门临街,两侧原是一列 8间铺面房。主楼建于1932年,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 2层楼房。平面呈曲尺形,歇山式屋顶,石砌台基,底层有走廊,楼上有回廊。通面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红军攻占遵义城后,中央军委总司令部驻此,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也住此楼。遵义会议在二楼小客厅举行。小客厅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在杨柳街。原为天主堂,建于清同治五年(1867),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3545平方米。经堂在北端,系砖木结构罗马式建筑,是总政治部召开各界群众代表大会和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向红军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会场;学堂在南侧,是一组庭院式平房建筑,系红军总政治部机关驻地。
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居住处在幸福巷 (原名古寺巷)19号,原系黔军旅长易怀艺 (易少荃)私宅,建于1933年,为一栋二层歇山顶楼房,建筑面积约580平方米。
1954年,中共遵义地委查实了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总政治部驻地。1958年成立遵义会议纪念馆。1959年10月 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4年对会址进行第一次全面维修。同年毛泽东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匾额。1977~1979年,会址进行了 3次维修和加固。1984年,又全面维修了天主堂和学堂,辟为遵义会议陈列馆。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
-
-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