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
阿旃陀石窟
印度佛教石窟寺。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西距奥兰加巴德 100公里。为公元前273~前232年阿育王时代开凿(一说为公元前2世纪或前1世纪)。石窟开凿前后历经1000年之久,7世纪后逐渐荒废。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贞观十二年(638)曾到此。1819年英国人重新发现。
整个石窟开凿在一个新月形的悬崖上,长达 550米。石窟包括未建成的共30窟,其中以中央诸窟年代最早。石窟分佛殿、僧房两大类。公元前 100年前后开凿的第10窟最早,第 8、9、12、13、15A诸窟均系公元前后开凿。到了 5世纪末叶,又开凿了第16、17、19诸窟。其中第19窟为佛殿式,门面以中央莲花瓣形券窗和双柱门廊组成,墙面遍饰佛像及花纹雕饰。殿堂进深14米,高宽均为 7.3米,两边的列柱、正中佛塔和檐部皆有佛像和各类浮雕,建筑与雕刻之美,都属印度佛教石窟之冠。
石窟保存了大量佛教题材的壁画。公元前后营建的诸窟,结构简单,几乎无雕刻。到了笈多王朝以后的诸窟,建筑、装饰、雕刻均较华美。约有一半的石窟绘有壁画,其中最早的属公元前后的第 9、10两窟,保存最丰富的是第1、2、16、17诸窟。第10窟中的《六牙象本生故事图》 (已严重残损,但其中较完整部分表现了六牙象和象群生活于林莽中的情景 )第16窟的《王子出家图》和第17窟的《王后梳妆图》 (约作于公元5世纪)以及第 1窟的《莲花手菩萨像》(作于6世纪末或7世纪初),均属上乘之作。这些绘画描绘了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宫廷生活,亦反映了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情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阿旃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