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是骨头上长出一个单独的、类圆形或圆形的痛性肿块,直径很少超过2cm,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由成骨结缔组织及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
(一)流行病学
骨样骨瘤发病率占良性肿瘤的1.66%,多见于15~25岁的年青人,占75%。少数见于婴儿和老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比例约为2∶1。
(二)病因
其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炎症。
(三)病理生理
病灶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它的主要成分与骨头一样。看上去肿瘤是一个没有包膜的圆形、坚硬的肿块。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肿块中含有数量不等的骨骼组织及含有细胞的纤维组织,偶尔还可以看到骨小梁和少数的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
(四)临床表现
骨样骨瘤好发于胫骨和股骨,足部短骨次之,距骨、脊椎、肱骨和腓骨也可发现。可发生于骨的任何部位,但多发生在骨干处。肿瘤单个出现,发展极慢,肿瘤的症状不明显,主要是出现疼痛,夜间疼痛加重。多数患者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后疼痛减轻,这也是其特征之一。如果肿瘤长在关节附近,可出现关节发红、肿胀、疼痛等关节炎的症状,并影响关节功能。肿瘤在X线片上呈一圆形或卵圆形透明缺损,缺损周围常有致密的骨骼组织,称为“瘤巢”。在松质骨,瘤巢边缘稍硬化,中央透明。
(五)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组织学及放射学检查一般可以确立诊断。某些病例在特征性的X线表现以前已有长期疼痛,诊断较为困难。如果年轻成人或儿童存在不能解释的持续性疼痛,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六)诊断标准
1.骨样骨瘤少见,青少年发病。
2.下肢长骨干和脊椎附件最多见。
3.疼痛明显服用阿司匹林可缓解。
4.X线片显示为长骨干皮质内小的透亮区为“瘤巢”,常被周围广泛的梭形硬化骨所包绕,重叠不易发现,而难以诊断。
5.CT仔细检查容易发现“巢”。
(七)鉴别诊断
骨样骨瘤有特殊的疼痛症状和典型的瘤巢X线表现,较易诊断。但仍需与以下骨病鉴别。
1.慢性骨脓肿 为低度慢性化脓性感染,具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且有反复发作病史,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破坏区较大,骨皮质局限破坏,周围致密,有时有小死骨,但无瘤巢。
2.单发性内生骨疣 无周围骨质硬化,无疼痛。多发于手足小骨。
3.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位长骨干骺端及脊椎骨附件(椎弓根、横突或棘突)。大小不一,薄壳间软组织膨出,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晰。发生在骨内为中心型,在骨外分偏心型和骨旁型。
-
- 吴起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吴起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杀妻求职!
- 杀妻求将的意思是: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含贬义。吴起为了取
-
- 嫫母制造火药
- 这天早晨,嫫母早早地起来,就来到一个山洞里烧饭。她把柴禾架在火塘里,把盛了水的陶罐放在柴上面,就从一个小陶罐里取出保存的火种,吹呀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