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广翅蜡蝉
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等省。危害柿、山楂、猕猴桃、柑橘、梨、苹果、桃、李、葡萄、板栗、杜英等果树、林木、花卉、中药材。食性杂。其成虫、若虫群集嫩枝、芽、叶背上刺吸汁液,影响枝条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重者造成产卵部以上枯枝、落叶、落果,削弱果树树势,严重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8.5~10毫米,翅展宽24~36毫米。头、胸背面黑褐色,腹面深褐色。腹部基部黄褐色,其余各节深褐色。前翅宽阔,多纵脉,烟褐色,前缘外1/3处有一个三角形或半圆形透明斑。后翅为暗褐色,半透明。
卵 长0.8~1.2毫米,乳白色,长卵形。
若虫 体长3~6毫米,略呈钝菱形,翅芽处最宽,疏被白色蜡粉。腹部末端有10条白色绵毛状蜡丝,呈扇状伸出。其中,2条向上、向前弯曲并张开,蜡丝长7~15毫米;另外8条蜡丝长6~12毫米,虫体两侧各3条斜向上举起,2条与虫体平行并向后伸展。平时腹端上弯,白色绵毛状蜡丝覆于体背以保护身体。常可作孔雀开屏状,向上直立或伸向后方。1~4龄若虫为白色,5龄若虫中胸背板及腹背面为灰黑色,头、胸、腹、足均为白色。复眼灰色。中胸背板有3个白斑,其中2个近圆形,斑点中有一个小黑点,另一个近似三角形,呈倒“品”字形排列。
发生规律
在南方一年发生2代。以卵于当年生枝条内越冬。越冬卵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陆续孵化,若虫盛发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越冬代产卵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1代若虫盛发期在8~9月,成虫发生期在9~10月,产卵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若虫5龄,初孵若虫10小时后出现白色蜡丝,2龄前群集叶背为害,3龄后稍分散到嫩枝及叶片上为害。白天活动为害,晴朗温暖天气活跃,早晨或阴雨天活动少。成虫羽化多在夜间21时至次日2时,刚羽化的成虫全身白色,后逐渐转为黑褐色。成虫飞行能力较强且迅速,产卵于当年生枝梢木质部内,以直径3~6毫米粗的枝背面光滑处落卵较多。产卵时先用产卵器刺开嫩枝、叶柄、果柄、叶背叶脉的皮层,然后将卵产在刻痕内,孔外带出部分木丝并覆有白色绵毛状蜡丝。两卵间隔1毫米,多单行排列,少双行排列。每次可产卵70~80粒,每头雌成虫可产卵120~150粒。成虫寿命50~70天,至秋后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卵块的枝条,清除杂草和果园四周的杂灌,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②化学防治。在两代低龄若虫发生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由于若虫背有蜡粉,所用药液中如能混用含油量0.3%~0.4%的柴油乳剂或黏土柴油乳剂,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柿广翅蜡蝉成虫
柿广翅蜡蝉若虫
柿广翅蜡蝉产卵状
柿广翅蜡蝉腹末白色蜡丝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