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龟蜡蚧
日本龟蜡蚧属同翅目蚧科。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四川、山西、陕西、北京、天津、江西、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害柿、枣、柑橘、石榴、李、梅、杏、桃、茶、山茶、白兰花、石榴、栀子、雪松、悬铃木、樱花、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以若虫和雌成虫在寄主枝条、叶片上吸食为害。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使树势衰弱,提早落叶,枝条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卵圆形,长约4毫米,紫红色。背面隆起,触角5~7节,足发达。肛环具一列圆孔,肛环毛6根。体表被一层厚的白色蜡壳,蜡壳长约4.5毫米。蜡壳背部隆起,表面有龟状纹,周缘有8个小形隆起。雄成虫体长1.1~1.4毫米,棕褐色。触角丝状,10节。前翅膜质、透明。
卵 椭圆形,长约0.2毫米。初产时橙黄色,近孵化时紫红色。
若虫 初孵化若虫体扁平,椭圆形,红褐色。雌雄个体蜡被均为星芒状,蜡被周缘共有13对大形角状突。随着个体生长,雌雄形态产生变化,蜡被形状也产生变化,雄虫仍为星芒状,3龄雌虫蜡壳呈龟甲状。
蛹 长约1.15毫米,宽约0.52毫米,梭形,棕褐色。头和触角颜色较深,翅芽色淡。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取食,于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产卵,6月中旬为盛期。卵产于母体下,卵期20天左右。若虫于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6月底、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若虫经短期沿枝条向上爬动后,在叶脉处或嫩枝上固着吸食,并逐渐形成蜡壳。经12~15天后,雌雄个体均分泌形成完整的白色星芒状蜡被,后雌雄分化,雄性蜡壳仅增大加厚,而雌性在3龄初期则另泌软质新蜡形成龟甲状蜡壳。8月中、下旬雄虫化蛹,9月上、中旬羽化,雌虫亦于此时从叶上转回枝条,二者交尾后,雌虫为害至11月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参照“红蜡蚧”。
日本龟蜡蚧成虫
日本龟蜡蚧雌成虫
日本龟蜡蚧叶片为害状
日本龟蜡蚧枝条为害状
-
- 皋陶制典的故事
-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