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褐刺蛾
属鳞翅目刺蛾科。别名褐刺蛾、红绿刺蛾、桑刺毛虫等。4龄以前幼虫取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4龄后多沿叶缘蚕食叶片,仅留主脉。分布很广。主要寄主有梨、葡萄、苹果、梅、板栗、枣、桃、柿、银杏等。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7~19毫米,翅展31~39毫米,全体为褐色。复眼为黑色。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肩角和近臀角处,各具一暗褐色弧线。前翅臀角附近有1个近三角形的棕色斑,前足腿节基部具一横列白色毛丛。
卵 长约1.4~1.8毫米,扁椭圆形,初产时为黄色,半透明,后渐变为深。
幼虫 体长25~35毫米,体色为黄绿,背线为蓝色,各节上有黑点4个,亚背线各节具1对突起,有黄色型和红色型之分,黄色型枝刺黄色,红色型枝刺紫红色。
蛹 长约15毫米,卵圆形,初为黄色,后渐变为褐色。
茧 长15~16毫米,椭圆形,为灰褐色。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2代区成虫分别在5月下旬、8月上旬出现,幼虫为害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3代区成虫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出现,幼虫为害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如夏天气温过高,气候过于干燥,有部分幼虫以老熟幼虫在茧内滞育,翌年6月再羽化,出现一年1代现象。成虫有趋光性,夜间活动,卵多成块产在叶背,每雌产卵300多粒,幼虫孵化后在叶背群集并取食叶肉,半月后分散为害,取食叶片,老熟后寻找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或越冬,一般喜结茧于疏松表土层中、草丛间、树叶垃圾堆中和石砾缝中。
防治方法
参见“褐边绿刺蛾”。
桑褐刺蛾幼虫(红色型)
桑褐刺蛾幼虫(黄色型)
桑褐刺蛾茧
-
- 无名异的由来
- 古代有位侠客叫无名异,他走南闯北,为民除害。一天他在深山里不慎扭伤了脚,坐在地上歇息时,无意之中看见一只山鸡正嘴叼石子一遍遍摩擦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