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毒蛾
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桑毒蛾、盗毒蛾、金毛虫。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叶面出现透明斑,3龄后分散为害形成大缺刻,严重的仅剩叶脉。幼虫体上毒毛触及人体或随风吹落到人体,可引起红肿疼痛、淋巴发炎。主要寄主有梨、樱桃、苹果、杏、梅、茶、柳、枫杨、桑、枣以及多种蔷薇科的花木。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4~20毫米,翅展28~40毫米,体翅均白色,头、胸、足及腹部基半部白色带黄,前翅内线近臀角处有一黑褐色斑,雌腹部肥大,末端有金黄色毛丛,雄腹部较瘦,第3节开始以后各节有稀疏黄色短毛。
卵 长径0.6~0.7毫米,扁圆形,为灰白色,卵块长条形,覆有黄色体毛。
幼虫 体长25~40毫米,头为黑褐色,体为黄色,背线、气门下线为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为黑褐色,均断续不连;每节有毛瘤3对。
蛹 长9~16毫米,长筒形,为黄褐色,胸腹各节有幼虫毛瘤痕迹,上生黄色短毛。
茧 长13~20毫米,长椭圆形,为土黄色,上附幼虫体毛。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6代,浙江省一年发生3代。均以3、4龄幼虫在枯叶、树杈、树干缝隙及落叶中结茧越冬。翌年春气温上升到16℃左右时,浙江省一般在4月上旬,越冬幼虫破茧活动取食春芽、嫩叶,咬断叶柄,对开花影响很大;6月上旬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把卵产于叶背,形成长条形卵块,每雌产卵150~600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叶片或缺刻,具假死性,偶受惊扰即吐丝下垂,随风飘移至邻近植株为害。幼虫一般蜕皮5~7次后老熟,在枝干裂缝或枯叶间等处结茧化蛹。各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6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中旬,10月上旬前后结茧越冬。主要天敌有桑毛虫黑卵蜂,桑毒蛾绒茧蜂,矮饰苔寄蝇和大角啮小蜂等。
防治方法
此虫发生量不多时不必单独防治。发生较重的果园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物理防治。杀虫灯诱杀成虫。②人工防治。冬季果园刮净老树皮,剪除锯口附近粗皮,消灭越冬幼虫。农事操作时摘除卵块,灭除群集幼虫。③化学防治。在低龄幼虫盛发期,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40%新农宝(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40%杜邦万灵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黄尾毒蛾成虫
黄尾毒蛾幼虫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