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梨病虫原色图谱

梨褐腐病

梨褐腐病又称菌核病。

症状

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圆形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病斑中部长出灰白色至褐色绒状霉层,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果肉疏松,略具韧性,病害扩展很快,一周左右可致全果腐烂,后期病果失水干缩,成为黑色僵果,大多病果早期脱落,也有个别残留在树上,贮藏期间,病果呈现特殊的蓝黑色斑块。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真菌子囊菌亚门的果生链核盘菌Sclerotinia fructigena Aderh.et Ruhl.,异名为Monilinia fructigena(Aderh.et Ruhl.)Honey。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孢子在病果或僵果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通过伤口或皮孔侵入果实。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病害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在高温、高湿及挤压条件下,易造成大量伤口,病害迅速传播蔓延。高温对病菌生长、繁殖有利,湿度大易使果实组织充水,利于发病。果园管理差,水分供应失调,虫害严重,采摘时不注意,造成机械伤口多,均有利于褐腐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①加强果园管理。秋末采果后翻耕土壤,清除病果,生长季节随时采摘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②适时采收,减少伤口,防止贮藏期发病。贮藏前严格挑选,去掉各种病果,伤果,分级包装。运输时减少碰伤,贮藏期定期检查,发现病果及时处理,减少损失。③药剂防治。花前喷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花后及果实成熟前喷1∶2∶200~240倍式波尔多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④贮藏果库、果框、果箱等贮果用具要提前准备,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洒消毒,然后用硫磺熏蒸,方法是用硫磺粉2.0~2.5千克/100立方米掺适量锯末点燃密闭熏蒸48小时;也可用1%~2%福尔林或4%漂白粉水溶液喷洒后熏蒸48~72小时。⑤果实贮藏前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果10分钟,晾干后贮藏。

梨褐腐病浅褐色软腐,灰白色绒状霉层

梨褐腐病全果干缩,布满菌丝体

梨褐腐病果实病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