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蜡粉蚧
属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橘鳞粉蚧。分布较广,以华南橘区受害较重。可为害柑橘、葡萄、龙眼、荔枝等多种植物。主要为害寄主植物的嫩梢和幼果,引起新梢枯死、幼果肿状凸起,黄化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为椭圆形,长3~4毫米,呈暗紫色;体背被白色蜡粉物,在每一体节的背面都横向分为4堆,整个体背则排成明显的4列;体周缘的蜡丝粗而短,仅体末1对蜡丝较粗长。雄成虫体呈酱紫色,长约1毫米,翅1对;腹端有白色蜡质长尾刺1对。
卵 呈淡黄色,椭圆形,长约0.3毫米,卵囊蜡质绵团状,白色中稍带黄色。
若虫 体形与雌成虫相似,呈紫色,初孵时体表无蜡粉,固定取食后,开始分泌白色粉状物覆盖在体背与周缘。
发生规律
一年可发生5~6代,以雌成虫或若虫藏匿在被害植物的主干、枝条裂缝等凹陷处越冬。次年天气转暖后恢复活动、取食。雌虫形成蜡质的卵囊,产卵繁殖,卵产在卵囊中,并多行孤雌生殖。若虫孵出后,常以数头至数十头群集在嫩梢幼芽、果蒂和果柄上取食为害。第1代至第6代若虫盛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10月上、中旬,11月中、下旬。每年4~5月、10~11月中旬虫口密度最高,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参照“褐圆蚧”。
堆蜡粉蚧为害嫩芽
堆蜡粉蚧引起新梢枯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