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又名《中俄喀什噶尔西北界约》,《中俄伊犁条约》勘界议定书之五。公元1884年6月4日(清光绪十年五月十日,俄历一八八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中俄双方由巴里坤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札布与俄国费尔干省省长密登斯开签订,是中俄勘分喀什噶尔西北自别迭里山口至乌孜别里山白界约,根据这一界约,将我国喀什噶尔西北(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之北)柯尔克孜居住区的大片土地划归俄国。根据人随地归的原则,我国十多万柯尔克孜居民被迫划归俄国。全文共6条,现录其1至3条于后:
第一条,上年两国分界大臣曾在别迭里山豁建立界牌,今自别迭里山豁起,向西顺无路可通之廓克沙勒山岭,转顺天山山岭往南过廓噶尔特、川赤察尔、川乌噜、布特玛纳克、喀喇济勒噶、库噜木都克各山豁,自此往西,转往南或往北,视图中所绘红线山岭为则,再过布仔爱噶尔、库尔撇别里、齐特察克、贴列克、乌尔他苏克则勒库尔、图噜噶尔特、图永(中国名苏约克——原注),以上十四山豁内,除喀喇济勒噶山豁人迹难到不能立牌外,其余皆在各处建立界牌,均按图内所绘红线及该处河流为界,所有此岭北面山坡一带应归俄国属辖;其岭南山坡一带地方应归中国属辖。
第二条,所有费尔干省与中国喀什噶尔省中间一带界线,自图永(中国名苏约克——原注)山豁往南,顺山岭过布尔圭、治特木阿舒、廓噶尔特各山豁,自此再顺山岭往西南,过图自阿舒、喀勒玛克阿舒、塔勒噶依、希依达木、萨瓦亚尔顿、他尔特库里、克自达尔、喀喇察勒各山豁;自此山豁往南过依特推克、喀喇别里两山豁,自此山豁再顺岭,不到喀喇完库里山豁即顺山岔往东南(过克则勒苏河——原注),至伊尔克什坦自然界止。以上共十四处,均已建立界牌。所有此山西面山坡之山豁各处及以上各处河流之西,均归俄国属辖;其界线以东及该处河流之东,均归中国属辖。
第三条,大清、大俄分界大臣领队沙、副将威自伊尔克什坦自然界往南至乌自别里山豁止,勘分两国末段边界:其界顺岭过山,岭极高峻,而靠此岭尚有地方亦称极高,两国应轮往查察,除无路可通、人迹难到之处(该处并无紧要地——原注)毋庸建立界牌外,今自伊尔克什坦自然界往南,顺玛里他巴尔河作界,河之左岸归俄国属辖;河之右岸归中国属辖。再自此河上游起,顺山岭往南,至玛里他巴尔山止,自此,再顺此岭之岔往乌赤别里山豁,过玛尔堪苏河,顺喀喇库里湖东之大岭,过此岭之喀里他达湾(又名喀尔阿尔特——原注)山豁(此山豁一年之内有半年积雪——原注),再顺山岭过不能到之喀喇杂克山豁至乌仔别里山豁(又名克则勒治业克,此山豁亦系多半年积雪——原注),两国界线至此山豁为止,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所有界线以西及顺该处河流之西归俄国属辖;其界线以东及顺该处河流之东均归中国属辖。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