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伤和智力低下

产伤指的是在分娩过程中,外力造成身体各部位的损伤。产伤有轻有重,轻的只损伤皮肤,重的可致骨折或颅内及内脏损伤。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的主要是颅内损伤。

最常见的颅内损伤是颅内出血,它的病情轻重不等,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如果损伤范围很大、出血量很多,死亡率很高,生存下来的后果也不好,常常遗留有智力低下。

过去诊断颅内出血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有时不太可靠,近年来应用了颅脑B超及CT检查,诊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可以知道出血的部位。

脑实质出血的后果最不好,即使存活下来,长大后往往也会出现智力低下。但这种出血情况并不太常见。常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包在脑的表面,里面充满脑脊液。这种类型的损伤产生智力低下的并不太多。如果颅内出血同时合并早产或重度窒息,将来发生智力低下的机会就很大。

有时人们常常把产钳助产或胎头吸引术与产伤联系起来,或者直接把产钳助产与智力低下联系起来,认为产钳助产会引起智力低下。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其实正确的使用产钳助产,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脑损伤,也不会造成智力低下。因为只有当产程进展不顺利情况下才应用产钳助产,而造成产程进展不顺利往往是胎儿本身某些异常情况所造成的;产程进展不顺利又可造成胎儿缺氧窒息,这些因素才是造成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