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股份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萌发出来的一种企业制度。如果追溯股份制发展历史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早在古罗帝国时期的股份委托公司,就是现代股份公司的最初形式。在中世纪又出现了手工业者以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为联合内容,共同进行合伙经营的经济组织,在这种合伙经营的经济组织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占有一定比例的资产份额,并按照这种资产份额分配收益。这种合伙经营的经济组织,完全是自发产生的,组成这类经济组织的出资人之间,在合伙资格、合伙内容、合伙经营方式、收益分配等方面,并不做出受到法律认可和保障的允诺。所以这类经济组织与现代股份制企业之间是有许多明显区别的,但是这类合伙经营的经济组织,无疑是现代股份制的原始形式。

在历史上促成股份制最后发育成熟的重要因素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我们知道,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是海外殖民掠夺。正是这种为资本原始积累而进行的海外殖民掠夺,成了股份制迅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一个历史契机。

15世纪末期,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使得世界贸易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迅速成为实力强大的从事海外贸易的国家。这些海外贸易国之间相互竞争,争夺新的海外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国之间的冲突和它们在殖民地遇到各种抵抗,都是不可避免的,“单枪匹马”从事世界贸易,使世界贸易的拓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与之相适应新的经济组织,能够有效地开展世界贸易活动。这个经济组织,不能是少数人组成和由少数人经营的,而应是由较多的人参与,并且由较多的人共同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开展世界贸易的经济实力。

1600年,英国率先成立了从事东印度贸易活动的商人参与的“东印度贸易公司”。该公司就是以股份的形式组建起来的,组建时股本为6.3万英镑,到1680年,股本增至160万英镑,股东达500人。英国组建东印度贸易公司的第三年,即1602年,荷兰也在全国以集资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建立了专门从事世界贸易活动的“东印度贸易公司”。荷兰的这家贸易公司总资本达650万荷兰盾,有60名董事。随着英国和荷兰率先组建海外贸易公司,类似的海外贸易公司不断出现。这些通过集资入股形式而建立起来的海外贸易公司,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现代股份公司的主要特征,如像现代股份公司一样筹集资金的范围很广,股东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公司的内部已经有较完备的管理机构及相应选举办法等。只是在利益分配上这些公司与现代股份公司存在区别,比如在红利分配的同时还偿还股本,继续保持股东地位需要重新入股等。

从事海外贸易的股份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牟取暴利,从而为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大量资金,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硕的收益。因而从一开始,这种企业制度形式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在海外贸易领域迅速发展股份公司之后,发达的欧洲国家在金融领域也开始出现了实行股份公司制度的银行。据资料记载,在英国,仅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地,1841年股份银行为115家,1865年己达到250家。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中,股份制银行明显占据优势,很快统治了英国的金融市场。在生产领域,股份公司的发展也很快。特别是最先在英国兴起的产业革命浪潮,为股份公司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在产业革命中,机械大工业在规模和范围上都突破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界限。发展社会大生产所要兴办的大型工程,如矿山的开采,铁路的铺筑,是单个私人资本力所不能及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把零散的资本集中到一起的股份公司,自然就成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通过股份公司把分散的资本集中到一起,使兴办大型工程不受私人资本的限制。因而,我们可以说,服份公司实现的资本集中,在客观上为产业革命所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提供了资本保证。如果没有股份公司制度,很难想象产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能那样高速发展。

19世纪中期,发生了比英国第一次产业革命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像第一次产业革命一样,这次产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分工和协作水平,促进了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此背景下,只有众多的私人资本集中起来,才能从事这些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股份公司集中资本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中资本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英国1862-1886年平均每年新建的股份公司就有1041家,仅1897年一年,英国就组建了4975家股份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发生了第三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比前两次产业革命的规模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本运用开始超越国界,新型企业跨国公司大量涌现,这就对资本的进一步集中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于是,明显带有垄断特性、各类企业相混合的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

经过几百年的成长和发育,股份公司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已成为一种普遍通行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全部企业中占统治地位。据有关资料统计,1980年,美国已有271万家股份公司,其营业收入占美国全部企业收入的88.9%;1982年,英国已有股份公司60多万家,其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1%;在日本,1983年拥有资本1000万日元以上的股份公司达23万多家,约占同类规模企业总数的87%,拥有资本1亿日元以上的股份公司16891家,占同类规模企业总数的99%。

伴随着股份制度的发展,有关法律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各国通过制定商法、证券法、公司法、破产法、海商法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协调经济关系,限制、克服和消除股份制度的消极因素,以利其积极作用的发挥。

在我国,股份制度最早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被带进来的,最先出现在列强在我国开办的工商、金融企业中。例如1862年在上海开办的美国旗昌轮船公司,1872年创立的英商太古轮船公司,都实行了股份制集资,股份多数为华商购买。1873年在上海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总局,是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股份公司。但是在民族资本企业内部,股份公司形式并不发达,服份制度始终没有占据主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旧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外国资本和官僚政权的压迫,以及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没有真正发达起来,使用股份制度难以发展。

通过对股份制的历史考察,不难发现,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是股份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曾对股份公司制度进行过精辟的论证。他认为:

首先,股份公司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股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根源在于存在着私人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使其规模越来越大,创办企业和实现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本量不断增加。只有拥有巨额资本才能利用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但是私人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却使资本分散在各个资本家手中,单纯依靠企业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个别资本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的。股份公司的出现有助于缓解这一矛盾,它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大量资本集中在股份公司手中,尽快用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制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使资本从分散走向集中,从而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

其次,股份公司制度是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一种积极扬弃。股份公司制度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弥补个别资本积累的不足,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在于使私人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使私人企业在形式上表现为社会企业,因而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肯定私人资本向股份公司转变在经济上是一种进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