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战神在她死后竟多次被自己丈夫配冥婚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19 16:20:1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她,不爱红妆偏爱武装,虽身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骁勇多谋。身为王后,独得王的专宠,更甚是在她死后,丈夫因怕她在阴间得不到庇护而多次为她配冥婚,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男权社会的中国,女子多是男人的附属,尤其是皇室的女人,多是深宫锁清秋,有几个能绕的过大院的是是非非?她们满脑子都是如何讨得王的欢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三句话都离不开男人!更别说和自己的王并肩作战,处理国事了。即使拥有绝对的地位和权利,她也从未想过某圈篡政。这样一位传奇的王后就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妇好。
武丁是商王盘庚的侄子,相传,武丁幼时遵循父亲的命令走出宫殿和平民一样的劳作,在此期间他从未透漏自己的王室血统,正因为这样的历练,让武丁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这与他继承王位后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都是分不开的。在武丁60多位妻子中,有一位是他割舍不断的,就是他第一任王后妇好。
妇好出身高贵,在初嫁武丁时,商朝北方边境外敌入侵,武丁派出多员大将均无法克敌,正在不知所措时,妇好主动请缨。开始武丁十分犹豫,经过多次占卜,才勉强同意妇好带兵出征。出乎意料的是,妇好用兵足智多谋,派兵遣将调度有序,更是身先士卒,结果大获全胜。从此武丁就对妇好刮目相看,多次命妇好率兵出征,而妇好也从不有辱使命,为商王武丁先后打退了北方的土方,南夷,鬼方等二十多个小国,巩固了商王朝的疆土,为武丁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商王朝的王和王后,他们是成功的统治阶级,同样的作为夫妻,他们默契十足,恩爱有加,偶尔在手下面前秀一把恩爱。甲骨文记载,每次妇好胜利归来,武丁总要出城迎接,有一次,武丁出迎八十多公里,当他们在郊区相遇时,似乎忘记了还有众多随从和士兵,自顾自的快马奔腾,并肩驰骋在田野。这段文字没有任何甜言蜜语,却在故事里被狠狠地喂了一把狗粮。天地间,原野上,你不在是我的王,而是我在战场朝思暮想的丈夫。而我也只是想拥抱你的妻子……
深情比不上离别,妇好去世时武丁伤心欲绝,他将妻子的墓放在自己处理政务的宫殿旁边,要时时刻刻的看着自己的妻子,感受她的存在和陪伴。武丁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到达阴司幽冥。所以多次为妇好举行冥婚,将妻子许配给祖乙,太甲,成汤。他们都是商王朝历代帝王,武丁认为有祖先的庇护,妇好会在阴间得到很好的照顾。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中独树一帜,从来没有那个帝王把自己的王后许配给其他人的,而妇好也成功的嫁了四位帝王!
在出土的妇好墓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这位传奇的王后留给我们的谜团还太多,不知是年代过于久远,还是她太过独特,在她身上的秘密总是那般迷人。可是,每每读到她的名字,感叹的不是她骁勇善战,不是她身为女人却能主持政务和祭祀的能力,而是那个身披盔甲在田野间与丈夫纵马狂奔的潇洒和眷恋。
-
- 探苏辙为什么没有他哥哥苏轼出名?
-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生于公元1039年,去世于公元1112年。公元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初任大名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