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的巧趣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7 10:41:0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臣,也是著名学者。他才思敏捷,遇事常有巧思,因巧思又有趣味。
巧解老头子化危机
纪晓岚负责编撰《四库全书》。盛夏的一天,纪晓岚光着上身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不料乾隆皇帝前来视察。光着上身见皇帝是大不敬,可又来不及穿衣服,情急之下,纪晓岚钻到办公桌下,心想皇帝待不了一会儿就走了,等皇帝离开后再出来。乾隆皇帝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示意随从不要声张,有意难为纪晓岚。蹲屈在桌子下面的纪晓岚又热又紧张,浑身冒汗,非常难受。
过了一会儿,纪晓岚心想皇帝也该走了,便问:“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皇帝听见后哈哈大笑。听见皇帝的笑声,纪晓岚知道这下闯祸了,赶紧从桌子底下钻出来见驾,跪在皇帝跟前请求恕罪。乾隆皇帝说:“你称朕为老头子,你把老头子说清楚了,朕就赦你无罪。”
纪晓岚略一思索,就向乾隆皇帝回奏道:“回万岁,您是万岁爷,人活万岁谓之老;您是皇帝,臣民之首,谓之头;您又是上天之子,所以您是老头子。”听罢回奏,乾隆皇帝非常满意,哈哈大笑。纪晓岚智解“老头子”,化解了一场危机。
茶盐谐音巧泄机密
纪晓岚的亲家是主管某省的盐务。盐在清朝属于专卖品,他的亲家收受了不少贿赂。有人向乾隆皇帝举报,乾隆皇帝召开会议,决定严查。纪晓岚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了解到事态严峻,想将这个最高机密泄露给亲家,让他好有所防备。
思来想去,纪晓岚想了一个既可以泄露机密又落不下罪证的办法。皇帝要严查,“严”与“盐”谐音,“查”与“茶”谐音,他派人给亲家送去一撮盐和一撮茶。他的亲家收到盐和茶,马上领悟到:皇帝要查他这位主管盐务的官员,并且查得很严。他提前做了防备工作,在这次严查中得以过关。
纪晓岚向亲家泄密虽有包庇嫌疑,但他的机巧还是不得不令人叹服。
妙对戏开中书令
工部是清朝政府的一个部门,一次失火,工部衙门被烧毁,决定重建,一位姓金的尚书主管重建工作。工部也管水务。据此,有人拟了一上联:“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联中用了“水火金土木”五行,征下联。
一天,一群官员遇到纪晓岚,其中一南方籍官员身材魁伟,官居中书令,他将上联告知纪晓岚并请他对下联。此人官声不佳,纪晓岚早有耳闻,有此机会,何不斥责对方一下?于是答道:“我的下联只怕对你不利。”中书令答道:“没关系。”纪晓岚高声对下联:“南人北相,中书令什么东西。”众官员哈哈大笑,中书令满面通红。纪晓岚下联中的“南北中东西”五个方位对上联的“水火金土木”五行,真是妙对。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