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补强证据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用以确认或证明另一主要证据事实的真实性,以补充增强其证明力的证据。又称为“佐证”或“旁证”。英美国家庭审,由陪审团认定事实,一般要求有佐证。在有些情况下则要求必须有另一证据作为补强证据,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如未经宣誓的少年儿童的证言,同案共犯或窝赃犯所提供的证据,要求在主证据外,必须有补强证据。其他如伪证罪,容留妇女卖淫罪和某些破坏交通罪,法律规定必须有两个以上证人的证明,其中有一个作为补强证据,以增强其证明力。至于某项证据是否需要补强证据或某项证据能否作为补强证据,除有明文规定外,由陪审团裁定。中国诉讼法虽没有明确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必须有补强证据,但在实践中认定案件事实,对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要求查对核实、相互印证,孤证不能定案等,都是重视补强证据的一种体现。特别是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明显肯定了其他证据对口供的补强作用。

上一篇:补充侦查 下一篇:补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