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德主刑辅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核心。源于西周时“明德慎罚”和先秦时儒家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汉武帝时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继承前人的德、刑思想基础上,以阴阳学说作比附,以“天人感应”为先导,提出了系统的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认为治国应以德政为主,刑杀为辅。德主刑辅论有以下内容:(1)以阴阳变化规律证明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符合天意。他认为自然万物的演化有序体现了冥冥之中的上苍之意。而万物的演化其实就是阴阳变化。天亲阳而疏阴,所以君主应任德而不任刑。自然界以阳为主,以阴辅阳,君主也应体察天意,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上天以阳哺育万物生长,体现其好生之德,君主治国时应以德礼教化为主,体现君主的仁慈之心。上天以阴清肃败类,体现了其威严,相应君王以刑杀惩恶,以明君主在人间的威严。他说,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可见他把任德不任刑与天的意志联系起来。此外,董仲舒还把德刑和四时相比附。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时变化先有春夏,后为秋冬,春夏阳气上升万物生长,统治者应施德政,行庆赏,以应阳气。秋冬阴气上升,有肃杀之气。为政者应施罚刑,以和阴气。应先德后刑以顺应四时次序。认为先秦儒家的“先教后刑”观符合天意。(2)认为施行德和刑,要符合人性。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人性论,创造了“性三品”之说。认为人生而有别;性善者为上品;性恶者为下品;性兼善恶者,为中品。三品中,生而性善者占极少数,负有教化百姓使命;生而性恶者也为少数,教化不足劝其善,惟有以刑威慑之;性兼有善恶的中品之人占大多数,这类人既可为善,亦可为恶,必须对之施以教化才能使之为善。作为君主,就应针对不同品性的人采用不同的治理手段。对中品之人施以德政教化,对下品之人处以刑罚惩罚,即所谓“大德而小刑”。以德为本,以刑为末,先德后刑,大德小刑构成“德主刑辅”的内容。这一思想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重要的立法、司法指导原则。

上一篇:德治 下一篇:登记对抗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