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减让
指对等的降低关税税率。是WTO货物贸易的基本原则,是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的中心环节。1946年至1947年起草哈瓦那宪章和关贸总协定时,摆在各国代表谈判桌上的阻塞国际贸易渠道的主要障碍有5种:关税、海关手续、数量限制、补贴和国家垄断经营。经过谈判,对未来条约的基本框架结构达成如下共识:制止或抑制后3种,允许放行前两种(关税、海关手续)。原因很简单:关税是透明的、可以大幅降低的。一旦公布,比较稳定,从本国老百姓到外国商人一望便知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若配合最惠国待遇,一国的进口货物方位与来源,贸易额大小,均可按市场机制作出优化调整,使进口货价廉物美。海关管理也可以简化,做到透明,便于监督。因此,关贸总协定把最惠国(第1条)和关税减让(第2条)列为条约的第一部分,规定为只有经过所有缔约方接受才可改动的特殊重要地位,成为条约的中心内容。关贸总协定运行47年中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原来各国平均40%以上的关税降低到4%以下,大大疏通了货物流动的国际贸易渠道,使世界贸易额成倍翻番,带动了各国经济的迅速进步、发展和繁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
-
- 苏代止赵王伐燕
-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
-
- 甘茂以假乱真
-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