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条款
指宪法、法律法规中为实现某些条款而在程序、期限等环节上采取过渡措施规定的条文。宪法生效后,宪法中某些条款的过渡问题,有的国家在宪法中作出规定,有的国家以普通法律规定公布。宪法过渡条款作为专章在宪法中规定,有的国家以普通法律规定公布。宪法过渡条款作为专章在宪法中规定,首创于1919年魏玛宪法,后为各国所仿效。宪法过渡条款有暂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过渡条款中有的条款到一定期限即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只能单独集中规定,不宜分散规定在正文实体性的条文中。它的灵活性对解决宪法中的特殊问题,有特殊作用。常见的过渡条款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规定:(1)新宪法生效后,旧宪法的失效、存废和新宪法生效期限问题;(2)新宪法生效后,现有法律的修订、失效或继续执行以及新法律制定期限问题;(3)新宪法生效后,原任国家元首的选举、宣誓、就职的期限问题;(4)新宪法生效后,原有国家机关的改组、职务移交和权力代行问题以及新的国家机关建立期限问题;(5)原任国家公务人员、法官的去留以及退休和薪俸待遇问题。这几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到新旧规定的适用、衔接和交替等问题,情况比较复杂,带有过渡性,不能采用一次到位和一刀切的办法去实现,必须采取灵活变通的过渡措施才能实现。过渡条款在结构安排上,多数是作为专章单独和与其他专章如“一般规定”、“临时规定”、“最终规定”等一并规定在宪法正文的结尾,少数作为附录列于宪法正文后面,但都是宪法的组成部分。宪法过渡条款专章一般不再分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子产为何不毁乡校?
- 子产实行仁政,听从百姓建议,为什么不毁乡校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