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生卒】:公元前390—前305
【介绍】: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世称孟子。孟子被宋明理学家奉为“亚圣”,在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丘。曾受业于子思(孔丘之孙孔伋)的门人,并游历宋、滕、魏国。后来任齐宣王的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著有《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孔丘以“仁”为核心的“德治”思想,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的“仁政”说,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为了论证实行“仁政”的必要性,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和独夫可诛的“暴君放伐”论,在君民、君臣关系上与礼、法不尽相符。在战国时期的“人治”与“法治”之争中,他坚持儒家“人治”观点,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惟仁者宜在高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除夕的习俗与禁忌
-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的。除夕夜,是每年农历腊月最
-
- 骆宾王:少年咏鹅才,下落竟成谜
- 金庸喜欢将历史或现代人物写入笔下,除了成吉思汗、乾隆皇帝、吴三桂这些名见史传之人,据说还有他的梦中情人、著名影星夏梦,甚至有诗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