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内容是:一切诉讼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都要讲求伦理道德,诚实守诺,兼顾对方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要在不损害对方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信原则对民事诉讼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就理论而言,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来源于两种学说:诉讼目的说和诚实信用说。比较上述两种学说,“诉讼目的说”显得范围窄一些,因为违反诉讼的目的,即起诉不具有“合法的利益”。原告对司法救济具有合法的利益,是受理其诉讼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就无从作出实体法上的判决,诉讼就毫无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能概括滥用诉权的全部内容。因为滥用诉权不仅仅是在起诉阶段,也不仅仅是原告方面。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由于诉讼双方的利益始终是相冲突的,任何一方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和利益,都可能滥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如果从窄定义,则诉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明显的违法行为就不可能得到约束。因此,如果采用“诚实信用说”,就能够对诉讼活动中的滥用诉权行为作出合理解释。根据这种学说,除了违反诉讼目的而起诉属于滥用诉权之外,那些虽然具有合法的利益,却在诉讼过程中采取了不法的手段的行为,也是滥用诉权的行为,是要遭到反对和制裁的。诉讼手段的合法性是法律的基本要求。
上一篇: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平等
下一篇:民事诉讼的执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