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行为
狭义上指以负担票据债务为目的而实施的法律行为。广义上指以产生、变更、消灭票据关系为目而实施的法律行为。一般仅指狭义的票据行为。在票据法理论上,一般认为票据行为有5种:即出票、背书、承兑、参加承兑、保证。有学者认为支票之保付亦属于票据行为。中国票据法规定了4种票据行为,即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而未规定参加承兑制度。票据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要式性。各种票据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不符合法定的形式,对票据行为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2)抽象性。票据行为只需具备抽象的形式即可生效,而不问其实质如何。(3)文义性。票据行为的内容完全以票据上的文字记载为准。(4)票据上有多个票据行为时,各个票据行为各自独立发生效力,不因其他票据行为的无效而受影响。票据行为应当具备如下要件:(1)票据行为人具有票据能力,包括票据权利能力和票据行为能力。(2)票据行为人有实施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且真实、合法。(3)票据行为人将其意思表示以法定方式记载于票据上。(4)票据行为人将票据交付给持票人。关于票据行为的性质,理论上有合同行为说和单方法律行为说之分歧,前者认为票据关系基于双方当事人合意而有效成立,为承担票据债务而实施的票据行为因而是合同行为;后者认为票据债务因票据行为人单方行为即有效成立,不须对方当事人的合意。一般而言,英美法系国家多主张合同行为,而大陆法系国家多主张单方法律行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