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审查法
是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在审理计算机程序版权侵权案件Computer Assocs.v.Altai中率先使用的,用以认定被指控的计算机程序是否侵犯请求保护的计算机程序版权的一种方法。根据第二巡回法院法官的逻辑,判断两个计算机程序是否相似,应进行三个步骤的审查,即:抽象、过滤和比较。所谓“抽象”,就是将两个源程序分解为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各个层次,从具体的程序代码到子模块、模块,再到子部件和部件的设计,直至最高层次的功能设计。随着抽象层次逐级上升,越来越多的不受保护的构思被突出出来,从而使能够被推定为受保护的表达的因素越来越多。所谓“过滤”,是在区分出程序的各设计层次后,再运用逐级过滤法仔细地从受保护的表达中过滤掉不受保护的构思。在第二巡回法院看来,可过滤掉的因素包括:(1)受外部因素支配的组件。而所谓外部因素,又包括硬件环境限制、程序兼容条件的制约、厂商标准以及产业对程序的特殊要求等。(2)受效率因素约束的组件。具体是指因某种效率方面的要求,使有关程序功能实现途径的选择性缩小。(3)使公有领域缩小的因素。通过过滤,使所有可能不受版权法保护的因素都从分解后的程序中排除出去。所谓“比较”,是指在每一级抽象层次上进行的对比,从而确定被指控的程序是否复制了请求保护的程序中可受保护的表达。虽然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在适用三步审查法时还援引了部分专家的意见作依据,而且该种逻辑出台后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推崇和效仿,但此逻辑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与实践障碍,因而使所谓的“抽象”和“过滤”都难以摆脱审判人员的主观任意操作性。因此,三步审查法并不是任何涉及计算机程序的版权侵权案件都适用的推断方法。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