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香港特别行政区专门法庭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是专门审理某一类案件的法庭。在香港原有的司法机关中,有以下几种专门审理某一类案件的法庭:(1)土地审裁处,依《土地审裁处条例》于1974年设立。通常设在各地方法院内,其管辖案件有三类:一是审理征购土地而引起的纠纷;二是审理不服差饷物业估价署署长的决定而提起的上诉;三是审理根据《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提起的案件,当事人不服土地审裁处的判决,可以向最高法院上诉庭提起上诉。(2)小额钱债审裁处,依《小额钱债审裁处条例》于1975年设立。审理款额不超过15,000港元的案件。对其判决不服时可以上诉到最高法院原讼庭。(3)劳资审裁处,依《劳资审裁处条例》于1973年设立,审理有关劳资纠纷的赔偿案件。(4)淫亵物品审裁处(原名色情物品审裁处)设立于1987年。其管辖事项有二:一是裁定法院或裁判司所交付的物品是否属于“色情”或“不雅”。二是对物品的作者、印刷人、制造商、出版人、进口商、批发商或版权所有人送交该处请求评定类别的物品进行评定归类。(5)死因裁判法庭,依《死因裁判官条例》设立。负责调查和判定在香港发现的非自然死亡的原因。死因裁判法庭是一种辅助性的司法机构,其调查结果只供律政司或警方作为起诉或进行侦察的根据。(6)儿童法院,附设于裁判法院内,专门审理儿童(满7岁到14岁)和少年(14到16岁)的犯罪行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根据《基本法》的有关规定,上述各种原有的专门法庭完全保留了下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尽管前几天,笔者发文点评了“因一位御史老婆捉奸行为而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认同“蝴蝶效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