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转继
指在法定条件下,行政责任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原责任者的责任为另一个主体所继受。行政责任的转继是有条件的,须受法律限制。转继条件反映在主体范围上,不是所有的行政法主体都能成为行政责任的转移人继受人,而只限于行政主体和作为相对人的法人。在上述主体范围内,责任转继还需具备下列两个条件:(1)行政责任已被确定,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2)出现了导致责任转继的法律事实。这种法律事实主要有:①行政主体被合并或撤销。行政主体引起责任后,未履行责任或责任尚未履行完毕,它被合并到另一行政主体,或者被撤销,其责任就自然转继给合并后的机关(被合并时),或者由撤销它的机关继受(被撤销时)。在后一种情况,如果撤销机关是非行政机关(如权力机关),责任就转继给被撤销主体的主管行政机关。②作为相对人的法人被合并或撤销,适用以上规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包拯公断铡美案
- 北宋年间,湖广均州府有一名妇女叫秦香莲,其夫名叫陈世美,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是小康人家,日子也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