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恤刑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中国古代刑罚原则,反映了儒家思想,意为量刑定罪一定要慎重,对情有可原的罪犯要酌情从轻或赦免《尚书·典》:“惟刑之恤哉。”孔颖达疏:“忧念此刑,恐有滥失,欲使得中也。”唐、明、清律体现恤刑者,主要为慎杀戒斩,减少死罪,以加役流(明清律为充军流)代替;二死三流同为一减;加等时不加至死;准某罪论者,原则上罪止流三千里(明清律并杖一百);反坐、罪之、坐之、与同罪者,止于绞(明清律称与同罪者,罪至杖一百流三千里);以某罪论者,若某罪至死刑,则多免死而代以加役流(明清律为充军流)或减一等。此外,如老小、废疾及妇女犯罪、数罪俱发只从一重或一等科断等,亦皆从恤刑原则出发。至于审判中的虑囚、复奏等亦同此精神。

上一篇:叙明罪状 下一篇:续展优先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