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
一种价值观。经常被赋予多方面、多层次的含义。有时正义指一种德行,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义就是引导人们避免彼此伤害和受害的互利的约定”。有时指各得其所,根据每个人的品质、才能、地位、身份、贡献、分配机会、财产和权利(权力)。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和古罗马的很多法学家就奉行这种正义观。有时指一种对等的回报,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正义观突出地表现在报复主义的刑罚理论中。有时指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即属于同一范围或同一阶层的人同样的对待。有时指某种“自然的”理想关系,如“自由、平等、博爱”等等。有时指法治或合法化,认为正义观念的核心是消除任意性,特别是消除任意权。有时指一种公正的体制,意味着对关系的调整和对行为的安排,使大家尽可能地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得到满足。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虽有某些共同的关于人的行为的正义尺度,但在社会制度的正义观上是根本对立的;正义总是具体的,是受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正义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刘邦酒酣唱“大风”是真的吗?
- 刘邦有一次,他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去往骊山服役。途中有不少人逃亡。刘邦想,这样下去,等走到骊山,恐怕全都逃光了。到了丰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