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从词源意义上讲,是指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自近代以来,自由通常被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主体不受外在压制和束缚的状态,其表述方式是“免于……的自由”,又叫“消极自由”;二是指主体具有依自己独立意志行为的能力,其表达方式是“有……自由”,又称“积极自由”。在哲学意义上讲:(1)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必然的驾驭。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当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之后,就可能利用和驾驭这种力量,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获得行动的自由。(2)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同。人们认识了必然性之后,还应顺应客观规律,按必然性去行动,才能实现意志的自由。因此自由也意味着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的统一。意志自由是内在状态,行动自由是外在状态,真正的自由是不断由意志自由转化为行动自由的一系列过程。作为政治学的自由概念强调主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只有确认社会全体成员平等的基本自由并以此为前提把个人利益与社会秩序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进步。法学的自由概念强调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统一。在法律上,自由意味着主体可以自主地选择和实施一定的行为,同时这种行为又必须与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相一致。当主体的自由被法律作为一种权利而确认之后,就意味着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强迫权利主体去做法律不强制他做的事,也都不能禁止权利主体去做法律允许他做的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权利主体只能在法律界定的范围内做他想做的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