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
仲景论表证.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桂枝治中风.麻黄治伤寒.青龙治中风见寒脉.
伤寒见风脉.此三者人皆能言之.而不知用药对病之妙处.故今之医者不敢用仲景方.无足怪也.
且脉浮而缓者.中风也.故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仲景以桂枝对之.脉浮紧而涩者.
伤寒也.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仲景以麻黄对之.至于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仲景皆以青龙对之.何也.予尝深究三者.审于证候.脉息相对.用之无不应手而愈.
何以言之.风伤卫.卫、气也.寒伤荣.荣、血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风伤卫.则风邪干阳气.阳气不固.发越而为汗.是以自汗而表虚.故仲景用桂枝以发其邪.用芍药以助其血.盖中风则病在脉之外.其病稍轻.虽同曰发汗.特解肌之药耳.故桂枝证云.令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是知中风不可大发其汗.大发其汗.则反动荣血.邪乘虚而居其中.故不除也.寒伤荣.则寒邪干阴血.而荣行脉中者也.寒邪居脉中.则非特荣受病也.邪自内作.则并与卫气犯之.久则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烦冤.仲景以麻黄大发其汗.又以桂枝辛甘.而其发散.欲捐其内外之邪.荣卫之病故尔.大抵二药皆发汗.而桂枝则发其卫之邪.麻黄并与荣卫而治之.固有浅深也.何以验之.仲景桂枝第十九证云.病尝自汗出者.以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又第四十七证云.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是知中风汗出者.荣和而卫不和也.又第一卷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是知伤寒浮紧者.荣卫俱病也.麻黄汤中.并桂枝而用.此仲景之意欤.至于青龙.虽治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然仲景云.汗出恶风者.服之则筋惕肉.故青龙一证尤难用.必须形证谛当.然后可行.王实止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代之.盖慎之者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