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中点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注意 线段中点的定义暗含了3个关系:

一是等量关系AM=BM.

二是2倍关系,AB=2AM,AB=2BM.

三是一半关系,AM=1/2AB,BM=1/2AB.

例1 如图,B、C两点在线段上AD上,如果AC=BD,那个AB__CD.(填“>”,“=”或“<”号)

答 =.

[解析] AB=AC-BC,

CD=BD-BC,

∵AC=BD,

∴AB=CD.

例2 如图,C、D是线段AB上任意两点,E是AC的中点,F是DB的中点,若EF=a,CD=b,则线段AB的长是( ).

A.a+b  B.a-b

C.2a-b D.2a+b

答 C.

[解析] AB=AC+DB+CD

=2EC+2DF+CD

=2(EC+DF)+CD

=2(EF-CD)+CD

=2EF-2CD+CD

=2EF-CD

=2a-b.

例3 如图所示,线段AB=8cm,C是AB上一点,且AC=3.2cm.

又知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求M、N两点间距离.

解 MN=AB-AN-MB

=8-1/2AC-1/2AB

=8-1.6-4

=2.4cm.

[解析] 求线段MN的长度,方法有许多,实际上都是通过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求得的.

你可以试试其他方法.

例4 如图:P是线段AB的中点,下面给出的4个式子,不能说明P是AB中点的是( ).

A.AP+PB=AB B.AP=BP

C.BP=1/2AB D.AB=2AP

答 A.

[解析] A只能说明P是线段AB上任一点,体现不了中点.

上一篇:两点之间的距离 下一篇:线段的比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