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定理.
注意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根据已知条件,来选择使用哪一种判定方法.
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至少有一对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假如题中已知两对边相等,根据判别条件要寻找两条边的夹角相等,或另一对边相等,用SAS或SSS来判定.
4.假如题中已知两对角相等,根据判别条件要寻找另一对边相等,用AAS或ASA来判定.
5.假如题中已知一对边等,一对角等,根据判别条件,要寻找另一对角等,用AAS或ASA来判定,或者再寻找相等的角的另一条邻边对应相等,用SAS来判定.
6.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优先考虑HL,不行时,再考虑用其他四种一般方法来解决.
例1 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使△AEH≌△CEB.
答 AE=CE(或AH=CB或EH=EB).
例2 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 △CDN( ).
A.∠M=∠N
B.AB=CD
C.AM=CN
D.AM∥CN
答 C.
[解析]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例3 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ABE≌△ACD的是( ).
A.AD=AE
B.∠AEB=∠ADC
C.BE=CD
D.AB=AC
答 B.
[解析] 补充B选项后,两个三角形中仍无对应边相等,无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评注 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有一对对应边相等.
例4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D=AE.
证明 在△ABE和△ACD中,
∴△ABE≌△ACD.∴AD=AE.
例5 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D=∠ECA,EC=FD求证:AE=BF.
证明 ∵AB=CD,
∴AB+BC=BC+CD
即AC=BD.
在△AEC和△BFD中,
∴△AEC≌△BFD.
∴AE=BF.
例6 已知:如图,∠CAB=∠DBA,AC=BD,AD交BC于点O,求证:(1)△CAB≌△DBA;(2)OC=OD.
证明 (1)∵AC=BD,∠CAB=∠DBA,AB=BA,
∴△CAB≌△DBA.
(2)由△CAB≌△DBA得∠C=∠D,
又∵∠COA=∠DOB,AC=BD,
∴△COA≌△DOB.
∴OC=OD.
例7 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PC与△BPD是等边三角形,请你判断:AD与BC相等吗?并说明你的判断.
答 相等.
[解析] ∵△APC和△BPD都是等边三角形.
∴AP=CP,BP=DP,
∠APC=∠BPD=60°.
∴∠APD=∠BPC.
在△APD与△CPB中
∴△APD≌△CPB(SAS).∴AD=BC.
例8 如图,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
(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关系;
(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结论.
答 (1)OA=OB=OC.
(2)△O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Rt△ABC,AB=AC,OC=OB,
∴∠B=∠C=∠1=∠2=45°,
∴∠AOB=90°
∴△AON≌△BOM(SAS).
∴ON=OM,∠AON=∠BOM.
又∵∠AOM+∠BOM=90°,
∴∠AOM+∠AON=∠MON=90°,
∴△O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9 如图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破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那么他可以( ).
①
②
③
图1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答 C.
[解析] 怎样做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可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具体分析,题目中的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碎成三块,其中①仅留一角;②没边没角;而③存在两角和夹边,于是根据“ASA”不难作出与原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故应选C.
例10 如图,点F、C在线段BE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则还须补充一个条件__.
答 ∠E=∠B或∠D=∠A或DF=AC.
[解析] 若补充∠E=∠B,则可以用“ASA”来判定△ABC≌△DEF;若补充∠D=∠A,则可以用“AAS”来判定.△ABC≌△DEF;若补充DF=AC,则可以用“SAS”来判定△ABC≌△DEF.因此,补充的条件可以是∠E=∠B或∠D=∠A或DF=AC.
-
-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 尽管前几天,笔者发文点评了“因一位御史老婆捉奸行为而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认同“蝴蝶效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