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平差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1.权的概念

在不等精度观测中,因各观测的条件不同,所以各观测值具有不同的可靠程度。在求未知量的可靠值时,就不能像等精度观测那样简单地取算术平均值,因较可靠的观测值应对最后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各不等精度观测值的不同可靠程度,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该数值称为权,用p表示。“权”是权衡轻重的意思。观测值的精度高,可靠性强,则权也大。例如,对某一未知量进行两组不等精度观测,但每组内观测值是等精度的。设第一组观测了4次,观测值为l,l,l,l;第二组观测了2次,观测值为l1′,l′。这些观测值的可靠程度都相同,则每组分别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观测值。即

两组观测合并,相当于等精度观测6次,故两组观测值的最后结果应为

但对x,x来说,彼此是不等精度观测。如果用x,x来计算,则上式计算实际是

从不等精度观点来看,观测值x是4次观测值的平均值,x是2次观测值的平均值,x和x的可靠性是不一样的,用4和2表示x和x相应的权,也可用2和1表示x和x相应的权,分别代入上面公式,计算x结果是相同的。因此“权”可看作是一组比例数字,用比例数值大小来表示观测值的可靠程度。

2.权与中误差的关系

观测结果的中误差愈小,其结果愈可靠,权就愈大。不等精度观测值的权与该组观测值的中误差有关。设对某量进行一组不等精度观测,设各观测值为l,l,…,l,其相应的中误差为m,m,…,m,各观测值的权为p,p,…,p,则权的定义公式为

式中,μ为任意常数。从式中可看出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例如,不等精度观测值l,l,l,其相应的中误差为m=±2″,m=±4″,m=±6″,按上式计算各观测值的权为

由此可见,权是一组比例数字,μ值确定后,各观测值的权就确定了。μ值不同,各观测值的权数值也不同,但权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变。

等于1的权称为单位权,而权等于1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单位观测值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上例中μ=m时,p=1,即l为单位权观测值,l的中误差m称为单位权中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在观测值中误差求得之前,需先确定各观测值的权。这时可按获得各观测值的实际情况,根据权的定义原理,确定各观测值的权。例如水准测量中,水准路线愈长,测站数愈多,观测结果的可靠程度愈差,精度愈低。因此,通常取水准路线长度L或测站n的倒数为观测值l的权,即

式中 c——任一大于零的常数。

3.不等精度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加权平均值

在不等精度观测中,各观测值具有不同的观测精度,最后的结果(即最或然值)用简单的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显然不合理,因精度较高的观测值,在最或然值中应占有较大的比例。设对某一量进行n次不等精度观测,观测值分别为l,l,…,l,各观测值的权为p,p,…,p,顾及各观测值在精度上的差异,测量上应取加权平均值作为该量的最或然值,即

式中,x是x的近似值,δ=l-x(i=1,2,…,n)。

不等精度观测的似真误差为v=l-x,代入下式:

[pv]=[p(l-x)]=[pl]-[p]x

将x代入,上式为

[pv]=0

因此,[pv]=0可作为计算的检核。但应说明:计算过程如果取位不够,[pv]将不会严格等于0。接近于0也可,它不影响最终精度的计算。

4.不等精度观测值的精度评定

(1)单位权中误差

单位权中误差与观测值中误差的关系式如下:

当n足够大时,中误差m可由真误差△代替,故

当真误差△未知时,可先求各观测值的似真误差v(v=l-x),再根据v计算单位权中误差μ为:

(2)观测值中误差

各观测值的权p为

即           

观测值中误差m为:

(3)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均值为:

设已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m,…,m,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根据权定义式,即,代入上式得

因此加权平均值中误差m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