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及深基坑水平位移测量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进行深基坑及建筑物主体的水平位移监测时,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一般选用基准线法、视准线小角法、变形监测点设站法、导线法和前方交会法等方法。

实施水平位移监测工作,首先应建立高精度的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其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定的基岩上或基坑及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之外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同时还应布设工作点(是基准点与变形监测点之间的联系点)。工作点与基准点构成变形监测的首级网,用来测量工作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形量,由于该变形量一般较小,因此要求进行高精度监测。其次,应在监测对象上埋设变形监测点,与监测对象构成一个整体。变形监测点与工作点构成变形监测的次级网,该网用来测量变形监测点相对于工作点的变形量。水平位移同沉降监测一样,也必须进行周期性的监测工作。一般来说,首级网的复测间隔时间长,但次级网复测间隔时间短,因为后者的变形量较大,经常对变形监测点进行监测,便可依据其坐标的变化量,反映出基坑或建筑物主体的空间位置的变化。

1.基准线法

在基坑开挖或打桩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施工区周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线法的原理是在与水平位移相垂直的方向上建立一个固定不动的铅垂面,测定各变形监测点相对于该铅垂面的距离变化,从而求得水平位移量。

进行深基坑监测,如图10-54所示,可在支护结构的锁口梁轴线两端基坑的外侧分别设立两个稳定的工作点A和B,两工作点的连线即为基准线方向。锁口梁上的变形监测点应埋设在基准线的铅垂面上,偏离的距离不大于2cm。监测点标志可埋设16~18mm的钢筋头,顶部锉平后,划上“十”字标志,一般每8~10m设置一个变形监测点。监测时,将精密经纬仪安置于一端工作点A上,瞄准另一端工作点B(即后视点),此视线方向即为基准线方向。通过量测监测点P偏离视线的距离,即可得到监测点水平位移偏距,通过两次偏距的比较来发现该点的水平位移量。

图10-54 基准线法测位移

该方法方便直观,但要求仪器架设在变形区外,并且测站与变形监测点距离不宜太远。

2.视准线小角法

用小角法测量水平位移同基准线法相类似,也是沿基坑周边建立一条轴线(即一个固定方向),通过测量固定方向与测站至变形监测点方向的小角变化△β,并测得测站至变形位移点的距离D,从而计算出监测点的位移量△=(△β/ρ)D(式中,ρ=206265″)。如图10-55所示,将精密经纬仪安置于工作点A,在后视点B和变形监测点P上分别安置监测觇牌,用测回法测出∠BAP。设第一次监测值为β,后一次为β,计算出两次角度的变化量△β=β-β,即可计算出P点的水平位移量△。其位移方向根据△β的符号确定。

图10-55 视准线小角法测位移

此法也要求仪器架设在变形区外,并且测站与位移监测点距离不宜太远。

3.变形监测点设站法

此法将仪器架设在变形监测点上,通过测得测站上两端固定目标的夹角变化,就可计算出变形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该法虽然克服了视准线小角法的缺陷,但监测时每设一站,只能测得该站本身的位移量,在有较多变形监测点时,就需架设许多站,这样就增加了外业的工作量。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方法与深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受通视条件限制,工作点、后视点和校核点一般都应设在建筑物主体的同一侧(图10-56)。变形监测点设在建筑物上,可在墙体上用红油漆作标记“▼”,然后按前面两种方法监测。

图10-56 建筑物位移监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