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恶饯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湖北枝江卢生,有个同族哥哥在甘肃临洮一带任司,他到临洮去依靠这位族兄,不想族兄已晋升为云南镇西府太守。卢生无旅费去云南,流落在沙尼驿,暂以教拳棒为活。有一天他看见人们在打枣,笑道:“用棒棍打太笨,我为你们想个好办法。”于是脱下衣服到树旁抱着树摇撼,像摇蒿草一般,枣子纷纷落地。旁边有个有胡子的说:“这有什么稀奇!”也脱下衣服摇树,但枝叶不太动。卢生嘲笑他。有胡子的人说:“你这是外功,而我是内功,这树经我手一碰,转眼憔悴而死。”卢生怀疑他胡说。但不久,树叶黄树枝脱,带枣而坠,而树干僵立像千年枯木,卢生十分惊异。有胡子的人说:“你这小孩子也属可教的。”问了卢生的家世和婚姻状况。卢生说:“家贫尚未娶妻。”这胡子说:“我有小女,和你正好一对,不知你愿意吗?”卢生说:“我漂泊无定,能得到长辈的关怀,当然非常愿意。”胡子带卢生回去,当晚即同他女儿成亲。第二天拜见妻家亲属,有祖母、嫡母、生母、寡姐。卢生感到妻子品德高尚性情柔婉,也就安居于此。住了半年,见丈人行踪诡秘,并非善类,于是私下对妻子说:“你家的事,我也料知几分。但杀人越货,终没有好下场。为今之计,最好我和你一同回我的乡里。”妻子同意,卢生禀告祖母,祖母说:“本来你应等你岳丈回来再说,但你去志已坚,那明天为你饯行。”卢生告诉妻子,妻子皱着眉说:“我家的规矩,同你们那儿不同。所谓饯行,从内房到外室到厅堂再到大门,都有人持器械守卫着,处处都能夺门而出,方得返乡,否则刀剑下无骨肉之情。”卢生窘迫。妻说:“我已深思熟虑。我姐虽短小精悍,但不是我对手。嫡母近日臂膀有病,也可勉强对付。生母虽力敌万夫,但究竟我为她所生,不会逼人太甚。惟有祖母一支铁拐,如泰山压顶,稍一疏忽,头颅糜烂。我当尽心保护你,但不知天意如何。”两人相对忧虑惊慌,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暗藏兵器而出。刚离内房,姐姐持斧说:“妹丈要走,请吃这银刀脍去!”妻说:“姐姐不要恶作剧。记得姐夫去世,我是怎样同情照顾你。今天你要为我留情面。”姐说:“痴心的妹子,背父而逃,还做说客?”取斧直砍。妻子用锤抵挡,三个回合,姐姐掷斧而逃。到了外室,嫡母迎向前笑着说:“娇客远行,无以为赠,一枝竹节鞭权当压装。”妻子跪下说:“母亲一向以姐姐丧夫,终年悲悼;我虽不是你亲生女儿,可您也要为我筹算。”嫡母大怒举鞭打来,妻子用锤抵挡,格斗多时,嫡母弃鞭骂道:“你欺我臂病,用锤子咄咄逼人!”又到厅堂,生母已垂泪等候,妻子含泪相见,同卢生都跪下。生母说:“女儿太忍心,要抛弃母亲而去吗?”然后泣不成声。卢拉妻欲走,妻大哭。生母说:“妻子从夫是规矩,我不留你,但饯行旧例不可废。”从架上取一支绿沈枪,枪上挑金质钱几枚,珍珠一挂,有意刺入妻怀中。妻子随手接取,轻易逃脱。生母装着叫:“女婿太跋扈,已逃出去了!”妻会意曳着卢急走。将到大门,一支铁拐当头飞下,妻用了平生本领以双锤架起挡住了拐,卢生夺门而逃。妻子长跪请罪。祖母摔掉铁拐慨叹:“女儿向外,今天得到印证。快跟你丈夫去,不要假惺惺!”妻子随卢生归乡,卖掉金珠,作行商,能自给有余。多年后丈人家事败,一家尽斩于市。惟生母远遁,落发于药草尼庵,八十而终,卢生夫妇去办了后事。

上一篇:桃夭村 下一篇:鲛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探苏辙为什么没有他哥哥苏轼出名?
探苏辙为什么没有他哥哥苏轼出名?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生于公元1039年,去世于公元1112年。公元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初任大名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