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儿与皇帝
明朝武宗正德年间,山东有个知书识字的乞儿,混名“穷不怕”。他原是旧家子弟,只因重义气,视金钱为粪土,喜结交朋友,爱打抱不平。乡里之中,有大冤大屈的事,他就挺身出头,代为申诉,几年官司,几年挥霍,把数千金家产罄尽。妻子见饥寒不过,弃他而去。他携一棍棒、一只碗,叫化度日,但依然行侠仗义。因此远近闻名,人们乐意施舍。不料到了太原地面,有人曾冒他的名叫化过一遭,众人知“穷不怕”从不讨二遭,反倒以为他是冒名的,竟分文不舍。他饿倒在破庙。地方总甲料他不能活,往各家科敛银钱埋葬。偶然敛到太原名妓刘氏处。她闻说“穷不怕”饿死,感伤不已。其时刘氏有个客人见此,不免询问,她就说她在十二三岁时,家里穷彻骨,母亲死三日,不能备办棺衾。“穷不怕”叫化到她家,动了恻隐之心,取出一包银子,都是他叫化而来的,全部施舍给她。客人听说,慨然助五两银子。众人买好棺木抬到庙中,却见他还有生气,灌他几口热汤。他活转后知刘氏助他棺衾,不由大惊道:“难道这世上还有知恩报德的好人?!”他央人扶着去拜谢两位恩人。客人见他豪爽多义,又大难不死,叫刘氏与他结拜为兄妹。他住一段日子,又想到处走走。客人赠他一锭大元宝,叫他做点生意。刘氏送他一个金戒指,嘱他但凡用银子的时节,就想到她吩咐的,不要滥施舍人的话。他拜别出门,离开太原,到北京保定府来。他知高城一财主用空头卖契把周大娘的女儿骗去糟踏一番,又让周大娘赎回。周大娘本没有拿他的银子,也无银去赎,求高阳县的财主、贵人,竟无半个肯施一分。她只得天天跪在那财主门首磕头哭泣。“穷不怕”把元宝和金戒指俱施给周大娘去赎回女儿,财主见元宝,到县里诬告他是打劫钱粮的响马。知县把他抓进衙里,严刑拷打,屈打成招。知县贴出告示缉拿余党。不到一月,圣旨忽然下来,提“穷不怕”、财主、周大娘母女和县官进京。解到京师,皇上坐殿亲自审案。皇上命乞儿抬头,他不由大惊,皇上就是那太原名妓刘氏的客人。皇上着锦衣卫把县官重责四十大棍,削职为民,以为不公不明之戒;把财主发与刑部,立刻枭斩,为行势虐民之戒;再把周大娘女儿配给他。皇帝对他着实器重,欲委他一个清要之官,但他不愿为官。皇上因已收刘氏为贵妃,赐乞儿姓刘,封他为皇亲国戚,赐他一个宅院,住在皇城里面,享受富贵荣华。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