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简称《西域记》。中外交通著作。唐释玄奘(602—664)撰。十二卷。玄奘,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时于洛阳度为僧侣,唐法相宗创始人。于贞观元年(627)自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西行周游中亚及五印度各地,至十九年回国,跋涉五万余里。玄奘口述求法所经历诸国见闻,贞观二十年(646)由其徒僧辩机编纂成书。十万余字。记述玄奘亲历与得之传闻者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城邦、地区之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里、物产气候、风土习俗、宗教文化等,内容颇丰富。所记摩揭陀国尤为详尽,独占两卷。十二卷记载的帕谜罗川,是我国古籍中首次提到帕米尔之地理概念。卷一记呾逻私城(今苏联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南十余里,有三百余户中国民小城一座,可证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即移居并开垦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是书所载地区异常广阔,从我国新疆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北面包括今中亚细亚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东至今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所记资料颇为珍贵。全书保存了七世纪中亚、南亚等地区大量珍贵历史资料。是研究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史和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一向为世界学者所重视,有英、法、日等译本。国内版本流传甚广,较早的有南宋吉州资福寺刻梵夹本(《四部丛刊》影印),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末经山藏本,197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章巽校点本。1981年向达辑《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季羡林等校注本,是为善本。近人丁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季羡林《关于〈大唐西域记〉》,(载《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版1980第四期)可资参考。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